APP下载

条分缕析,写好游记

2020-06-21臧安民

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 2020年21期
关键词:松林梁山游览

臧安民

【导语】

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它可以描绘秀丽的风景,记录风土人情,表达作者的游览感受。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游记呢?本期“写作大课堂”栏目,就来为大家解答一番!

【指点迷津】

问:怎样才能写好游记呢?

答: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来讲解一下:

1.注意选择开头方法,要让人眼前一亮。可以采用开门见山式开头,直接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可以采用对比式开头,将所写景物与其他景物进行对比,以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还可以采用引用式开头,通过相关诗句、名言、歌词等引入主題。比如下面这段:

正当阳春三月,鹧鸪声声之际,我应邀去河北省平山温泉,参加太行笔会;南返途中,又应菏泽之邀,做了解一次鲁西南之行。上了梁山,在黑风口当了半天水浒好汉,下得山来,豪兴犹在,禁不住提起笔来,给你写此一信,为的是请你同我一起,分享一点儿梁山风光,水泊豪情。

这是《上梁山——鲁西南行简》一文的开头。作者采用开门见山式开头,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写作原因,让人一目了然。

2.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一处景物,有许多可写的地方,但是一定要抓住最主要的特点来写。只有突出景物的主要特点,才能让读者充分了解你笔下的景物,产生如临其境之感。比如下面这段:

寺里殿很多,层层折折高上去,走起来已经不平凡,每殿大小又不一样,塑像摆设也各出心裁。看完了,还觉得无穷无尽似的。

这是朱自清的《潭柘寺戒坛寺》中的一段。这段抓住潭柘寺殿多且大小不一的特点,展现了潭柘寺的宏伟壮观。

3.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景物。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将所见之景由先到后记录下来;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局部到整体来描写景物;还可以按照景物的类别来写,比如先写群山,再写河流。但需注意的是,要将时间、观察地点的变化清楚地标示出来,这样才能让读者跟随你的脚步,一同完成游览。比如下面这段:

沿着小路西行北折,又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穿过松林边沿的青翠竹林,还有一座小巧的石亭,亭柱上刻着王维的两行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亭子对面的岩壁间有篆文刻石,上镌“白鹿仙迹,退谷幽栖”八个字。

这是《幽静的峡谷——樱桃沟》中的一段。这段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按照“小路—松林—竹林—石亭—岩壁”的游览顺序,有条理地记录了作者一路上所见的风景。“沿着小路西行北折”一句,将观察地点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

4.写好游览感受。同一处景物,由于看的人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也就不同。因此在写游记时,尽量写出与众不同的游览感受,做到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比如下面这段:

我乘着风起时大声呼啸,有时也蓬头乱发地跳跃着。哦哦,多么有趣哟!当我左手提着绸裙,右臂举起轻舞时,那一副天真娇憨而又惹人笑的狂态完全照在清澄的水里。于是我对着溪水中舞着的影儿笑了,她也笑了!我笑得更厉害,她也越笑得起劲。于是我又望着她哭,她也皱着眉张开口向我哭。我真的流起泪来了,然而她也掉了泪。她的泪和我的泪竟一样多,一样地快慢掉在水里。

这是《爱晚亭》中的一段。作者在描写溪水的清澄时,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做到了情景交融,心与境合。

猜你喜欢

松林梁山游览
大梁山
Balcony
哪些动物灭绝的危险最大?
空中看梁山
老人每天打卡『学习强国』
老人每天打卡“学习强国”
游览路线
铁血尖刀
良心的补偿
永远听主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