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19马仲夫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4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情感教育存在问题

马仲夫

【内容摘要】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经历青春期,身体的生长速度在加快的同时,学生的心智和情感也更为丰富,初中时期也是学生经历青春期,情感丰富、容易叛逆的时期,这个时候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较其它时期就显得更为重要。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各个学科中,语文因为人文性的特点,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载体。但是现阶段的初中的语文课程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于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仍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引起的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能够有正确的价值观,语文学科是情感教育的良好载体。在初中时期,学生处于懵懂时期,缺乏处事能力,不能准确的表达自身情感。而语言的能力是强大的,所以要在语文学习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感输出,使学生能够拥有正直善良的品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一、启发学生对作者思想有充分了解

1.教师要对学生有人文关怀

初中阶段的学生,伴随身体增长速度增加的同时,心智和学习能力的增速也在增加,但是他们的心智和情感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面对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能力去很好的解决,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来帮助他们成长,教师与学生之间良性互动,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对语文学习大有益处。

2.启发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对于初中阶段的文章,不止是对字词的理解记忆,还需要学生理解作者创作的情感,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理解作者的情感,可以站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背景的角度上更好的去体会作者心中所感,这样一来,对文章就会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白杨礼赞》一文中,首句中的我赞美白杨树!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白杨树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喜爱。每篇文章都折射出不同的人文风景,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缩影。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进行合理引导,也可以影响学生的心性,充实学生自身的情感价值。

二、强化学生对文章的阅读

由个人传达出来的情感经过声情并茂的方式表现出来,很容易感染周围的人,带动整个氛围。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先做一个示范,使个人情感能够传达给学生,然后对学生进行情绪上的引导,融情于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学习文章就相对简单一些。因为学生对文章走了一个心路历程,感悟会更加真实深切。学生如果不知道怎么才能融入情感,找不到感觉,可以反复研读文章,文章读的次数多了,传达出来的价值观念就会跃然纸上,通过强化文章阅读的方法,使学生情感更加丰富。

三、增强师生间的沟通

为人师表,在各个方面都要以身作则,事无巨细,用自己的态度去引导学生。初中生正是青春叛逆期,容易产生很多烦恼,感到迷茫,精力不够集中,学习效率不高。以往教育中,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天性得不到施展,教师只是一味重视学生成绩,而不关注学生身心,对于学生的想法总是轻易抹杀,不认可学生做法,初中生情感细腻,承受能力较弱,教师要考虑到这点,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关怀,关心学生的成长,发现学生存在问题,能够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开解。增进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成长所需,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课堂效率。

四、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情感

1.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理念,知识是不断前进更新的过程,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知识,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师学识渊博,学生也会获取更多的知识财富。所以教师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质量,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制造多种情感教育方式

传统教学中,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语文课堂上缺少活力,死气沉沉,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并没有过多的情感注入,情感表达方式单一,一味的灌输式传授知识,缺少与学生情感上的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是很不利的。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初中生情感较为丰富,所以教师要抓住这点,合理引导学生情感。

3.創设情感强化学生语文课文学习情感感受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完成对文章的讲解,把语文文章中出现的图景,动作通过幻灯片的形式传达到学生眼前,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的代入情感,悦目养神,使学生心情愉悦,产生美的享受,去感作者所感,悟作者所悟。教师也可以利用文章组织一个课堂情景剧,让学生模仿文中角色,运用合适人物的腔调,一些场景布置,对话内容,使学生能够跨越维度去接触到发生的背景,更好的感悟人物情感。

4.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的定位

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导和学生品德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觉得很是枯燥,对学习没有动力。这与语文本身生动化教学的理念不符合,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因为教师一直是为了教学进度和成绩为准,学生也只是一味的听从教师安排,使语文课堂缺少生机。所以,教师要学会反思以往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注入情感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

5.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展望

语文是引导学生性格,观点,为人处事态度的重要知识学科,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涤荡心灵,陶冶性情。

6.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不断渗透

情感教育不仅只是适用于阅读文章的讲述,对诗词的鉴赏更需要引入情感教育。教师由于长时间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不知道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从何入手而无计可施。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来传达文章的背景,例如对苏轼水调歌头的学习,可以播放同名歌曲,使学生能够深入其中,渲染出气氛,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语文的人文价值之所在,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去更好的理解文章,感悟情感,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通过传达出来的正确价值观念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使人格更加健全,涵养心性,更好的获取知识,实现自身价值。语文教学注入情感教育,使教学效果更加理想,使教育事业发展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国丽.情感教育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0(12):207.

[2]朱振旺.试析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2017(24).

[3]王开发.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索[J].考试周刊,2019(34).

(作者单位:甘肃省康乐县白王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情感教育存在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