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护理在降低急诊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2020-06-19周夏月

医药前沿 2020年7期
关键词:系统化输液静脉

周夏月

(平湖市新埭镇中心卫生院门急诊 浙江 平湖 314211)

急诊患者都是年龄相差较大,病种复杂、病情危急的病人,如果不能及时诊治,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发生。急诊静脉输液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方式,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刺激性小等优点,但是静脉输液是一种介入性操作,如果护士操作不当或是患者不够配合,有可能会误伤患者,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造成患者心理的恐惧,引起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不满情绪,产生护患纠纷[1]。因此提高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是必不可少的[2]。系统化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下面是我院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报告结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 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名,其中对照组男1名,女14名,年龄21~63岁,平均(22±11.82)岁;实验组男2 名,女13 名,年龄23 ~68岁,平均(23±1.65)岁。排除标准:具有恶性肿瘤患、精神障碍及传染病病史、手术、心脑血管病患者等。两组患者疾病类型、输液时间、年龄分布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法:(1)疾病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认知情况,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症状、临床表现、注意事项、预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播放疾病的相关视频或是发放相关手册,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疾病认识程度[3]。(2)心理护理:急诊输液患者会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采用温和、亲切的态度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和心理负担,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3)输液护理:征求患者意见,选择有效的输液穿刺部位,穿刺时保持与患者积极交流,及时询问患者反应,确保穿刺达到一次性准确、快速成功。(4)护理巡视:护理人员要及时巡视输液患者,注意观察患者注射部位皮肤、输液管液体流动速度、输液瓶液体剩余量及针头是否移位或脱落。(5)拔针护理:输液完后要迅速拔出针头并无菌棉签压住穿刺点五分钟,减少出血与疼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穿刺失败、液体外渗、感染及血液回流。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评估采用自拟的护理满意测评量表,分数为0 ~100 分,90 ~100 分为十分满意,80 ~89 分为满意,70 ~79 分为基本满意,低于7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取SPSS17.0 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3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实验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工作态度、输液治疗环境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满意度(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急诊输液患者大部分都是急性病,病情危急,如不及时治疗,随时有生命危险,静脉输液是急诊治疗最常用方法[4]。降低急诊输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是急诊护理人员最重要的任务[5]。急诊护理人员通过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使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系统化输液静脉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颈枕输液袋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系统化工艺在商用车制造中的应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