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家舒缓疗护对社区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2020-06-19徐丽牛倩敏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7期
关键词:疗护居家家属

徐丽 牛倩敏( 通讯作者)

(1 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科 上海 200333)

(2 普陀区中心医院急诊部 上海 200062)

恶性肿瘤大多早期多无典型症状,当临床确诊时常错过根治性手术机会,仅通过姑息性治疗的方法来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1]。舒缓疗护又称姑息护理,主要是通过有效控制疼痛及其他躯体症状,处理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以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从而达到改善身患进展性疾病患者及其亲属的生活质量[2]。本研究以我院2015 年1 月—2017 年6 月120 例社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居家舒缓疗护对社区肿瘤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 年1 月—2017 年6 月120 例社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原发病灶无法切除,经对症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年龄在18 ~75 岁,KPS 评分在70 分以下,预计生存期6 个月以内,患者意识清楚,沟通交流能力良好,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年龄在18 岁以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本人不知晓病情,有严重不可控制的感染患者和家属拒绝配合者。其中男79 例,女43 例,年龄19 ~75 岁,平均(67.3±6.1)岁;肿瘤类型:脑瘤14 例,胃癌17 例,食管癌18 例,结直肠癌16 例,乳腺癌19 例,宫颈癌11 例,淋巴癌12 例,膀胱癌8 例,其他53 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通过筛选并同意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编号,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60 例,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社区护理,常规随访肿瘤患者,指导止痛药物的使用,做好对症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居家舒缓疗护护理,具体为:(1)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营造良好的舒缓疗护环境:保持安静,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新鲜空气,安放温湿度测量仪,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2 摄氏度左右,湿度保持在45%~65%左右。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摆放装饰房间环境。(2)生活饮食护理:保持床褥衣物清洁,鼓励患者进食,经常更换食谱,变化烹调方式,注意色、香、味的调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少油腻、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建议可进食含钾高的水果,如橘子、香蕉等。可以给予半流质或者流质饮食,助于消化。(3)心理护理:充分尊重患者,适当按照居家舒缓疗护手册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和心理特点给予支持性护理。积极主动地帮助患者了却未完成的心愿,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4)疼痛护理:采用视觉模拟法,观察疼痛的程度,按照三阶梯原则按时、足量给药给予药物指导,并结合中医进行耳穴止痛指导:对有疼痛的患者,采用神门穴和耳部压痛点按压贴豆法进行止痛辅助治疗。(5)家属支持:要帮助家属克服自身不良情绪,给予家属面对死亡、优死教育,教会家属一些居家常用的护理技术与沟通技巧,并向家属说明临终阶段患者的征象和症状,以及家属能做的事情,做好家属居丧期的关怀工作。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入组和入组后2 周及4 周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编制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O)从躯体功能(PF)、角色功能(RF)、认知功能(CF)、情绪功能(EF)、社会功能(SF)5 个功能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入组时、入组后2 周及4 周时的生活质量[1],生活质量当中各个指标的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检验录入SPSS17.0,采用F 检验比较对照组与干预组量表中的各项指标,P <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入组后2 周及4 周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入组时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

表 入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s)

表 入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s)

注:与入组前及对照组比较,*P <0.05,@P <0.05。

组别 n EF RF SF CF PF研究组 60 入组时 30.54±2.38 29.87±2.46 30.15±2.08 30.82±2.64 30.52±3.08入组后2 周 43.62±3.35*@ 42.55±3.14*@ 45.17±3.13*@ 44.68±3.17*@ 46.62±3.43*@入组后4 周 51.67±3.47*@ 53.67±3.36*@ 55.42±3.64*@ 53.67±3.42*@ 55.87±3.59*@对照组 60 入组时 29.86±2.64 30.26±2.43 31.32±2.12 30.98±2.33 30.33±2.87入组后2 周 36.77±3.23* 37.12±2.57* 37.78±3.42* 37.52±3.17* 40.84±3.25*入组后4 周 42.25±4.17* 45.61±3.65* 45.35±3.35* 46.34±3.38* 46.52±3.73*

3.讨论

居家舒缓疗护是一种支持性照护方法,主要是对患有无法治愈疾病的患者提供积极的、功能整体性的护理服务,从患者居住环境、症状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等方面提供全面照顾,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及心灵上的需求以及家属参与照护的需求,促进肿瘤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缓解肿瘤患者家属的压力,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保障。另外居家舒缓疗护不仅可有效提高社会效益,同时可有效减轻社区医院以及二级医院的负担,降低了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了国家医疗保险的负担[3]。本研究通过对肿瘤晚期患者提供一系列干预以及家属的支持,干预组在经过2 周和4周干预后,在生活质量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水平、食欲丧失、失眠和疼痛中有统计学意义,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舒缓疗护模式中,我们也应该积极应用多种方式开展舒缓疗护事业,最大限度的发挥舒缓疗护为社会为家庭带来的效益。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舒缓疗护的服务理念、技能与技巧得到进一步推进。推动居家舒缓疗护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疗护居家家属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staycation居家假期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