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乳腺X 线用于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0-06-19刘再鹏

医药前沿 2020年7期
关键词:原位癌肿物肿块

刘再鹏

(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 湖北 鄂州 436000)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主要是指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恶性增生,但仅仅局限在乳腺导管内的乳腺癌病理类型,但病变不会超过导管上皮的基底膜,不会对周围直接造成侵犯,会发展为浸润性癌,因此需要对这类患者及时进行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1]。近年来随着乳腺筛查的开展,导管原位癌检出率已经明显增加,常规检查方式一般为超声与乳腺X 线,而术前乳腺常规检查能够鉴别导管原位癌是否出现微浸润,将为临床医师治疗提供有效指导[2]。本文通过将数字乳腺X 线进行研究,选择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期间进行治疗的60 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调30 例于我院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期间诊治的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均实施两种检查方式。纳入标准:①所有病灶均获得手术病理确诊,均伴随钙化;②术前进行乳腺X 线、彩超检查;③所有患者预计存活期均超过1 年;④知晓本文研究且愿意参加。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研究前已经开始系统化治疗;③相关资料不完善者。年龄为43~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4±4.54)岁;病史1 个月~2 年,平均病史为(1.01±0.21)年;病变位置:左侧乳房16 例,右侧乳房14 例;触诊可触及肿物10 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彩色超声,探头频率为7.0 ~13.0MHz,患者在仰卧位下对双侧乳房进行扫描,并嘱患者高举双臂置于头后,从外上象限沿着顺时针,以乳头为中心进行放射状扫查,并观察乳房内有无异常病变,并观察病灶的大小、边缘、形态、回声及包膜情况[3]。

研究组实施数字乳腺X 线检查:常规在乳腺内外侧斜位、头足位行摄片检查,根据患者乳腺的厚度、自动密度、靶面阳极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参数,并全部加压摄片,对乳腺内包块形态、密度、位置、钙化进行记录,请两位副主任医师对摄片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分型[4]。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包括病灶的良性、恶性,分布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均采取SPSS19.0 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在计算计数资料的时候采取χ2,选择n(%)进行表达,计算计量数据的时候采取t,选择(±s)表达,其中当P <0.05 的时候,数据为差异有统计学。

2.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其中恶性病变25 例,良性病变5 例。

2.2 数字乳腺X 线检查结果

诊断出恶性病变患者24 例,良性病变6 例(包块未发现病变);其中肿物为圆形10 例,椭圆形4 例;钙化为簇状分布10 例,区段分布5 例,线样分布1 例;其中单纯钙化型17 例、钙化伴肿块型3 例、局部结构紊乱1 例、单纯肿物型8 例、阴性1 例(未发现病变)。

2.3 彩色超声检查结果

诊断出恶性病变患者19 例,良性病变11 例(包块未发现病变);肿物为椭圆形7 例、不规则形10 例;回声:混合回声15 例,低回声9 例,均匀回声6 例,不均匀回声8 例;边界不清11 例,边界清楚9 例;其中单纯肿物型11 例、局部结构紊乱8 例、钙化伴肿块型8 例、阴性8 例(未发现病变)。

2.4 数字乳腺X 线和彩色超声诊断比较

数字乳腺X 线在恶性诊断率为96.00%,彩色超声为76.00%均低于数字乳腺X 线结果,差异显著(P <0.05),见表。

表 病理学诊断和超声诊断比较[n=30,(%)]

3.讨论

乳腺癌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在临床不断出现年轻化的趋势[5]。通常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以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主要与绝经晚、初产年龄高、生活习惯不良、遗传或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6]。而乳腺导管原位癌属于基底膜的肿瘤,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患者死亡率较低,不及时诊断,会值得患者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死亡率较高。

本文通过将数字乳腺X 线进行检测,结果中,数字乳腺X线在恶性诊断率为96.00%,彩色超声为76.00%均低于数字乳腺X 线结果,P <0.05。关于该疾病的诊断,主要采取超声、CT、MRI 等,其中数字乳腺X 线与MRI 诊断敏感性较高,但难以在乳腺疾病初级筛查中进行,其中超声这种常见检查方式,在高频超声下,对低回声病灶容易发现,该疾病大多为低回声、边界不清且回声均匀[7]。钙化是DCIS 特征表现之一,数字乳腺对诊断较为敏感。尤其是钙化诊断,钙化可吸收更多射线,与背景组织对比度更高,因此在数字乳腺X 线下观察到的钙化肿块,诊断该疾病可能性较大[8]。本文数字乳腺X 线中,诊断出恶性病变患者24 例,良性病变6 例(包块未发现病变);其中肿物为圆形10 例,椭圆形4 例;钙化为簇状分布10 例,区段分布5例,线样分布1 例;其中单纯钙化型17 例、钙化伴肿块型3 例、局部结构紊乱1 例、单纯肿物型8 例、阴性1 例(未发现病变)。该项检查仍存在一定的漏诊情况,可联合彩超检查,部分DCIS只有单纯的钙化点,不会出现明显实质性肿块,而超声对小的钙化点难以发现,会出现漏诊[9]。而彩超能够发现肿块,对大小性质具有良好的显像,对诊断具有一定意义,结合数字乳腺X线更容易诊断。由于彩超对钙化诊断率较低,尤其是微小的钙化,因此超声无法替代数字乳腺X 线[10]。

综上所述,对于乳腺导管原位癌可实施数字乳腺X 线进行检查,能够提高患者诊断率,有利于患者后期进行治疗,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原位癌肿物肿块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术前粗针活检低估的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超声、钼靶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原位癌是“不动的癌”吗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原位癌是癌吗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