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06-19陈荣吉

医药前沿 2020年7期
关键词:胆源胆管胰腺炎

陈荣吉

(青海省交通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在所有胰腺炎疾病中的占比超过50%,多发于体形偏胖的50 ~60 岁女性。而我国胆结石发病又较高,主要是因聚集的胆管内结石而导致胆管梗阻、胆汁等引流不畅通,从而发生胰腺炎。临床上的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水肿胆囊较轻的患者看采取保守治疗,而对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则需采取手术治疗[1]。目前,临床上有关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还存在分歧。因此,本文主要对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的120 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其中60 例患者72 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为早期组,男33 例,女27 例,年龄47 岁~69 岁,平均年龄为(48.36±4.5)岁;另外60 例患者72 小时后进行手术治疗为择期组,男29 例,女31 例,年龄49 岁~68 岁,平均年龄为(48.49±3.54)岁。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可对比。

1.2 方法

(1)早期组患者,确诊后,禁食、禁水,给予抗生素,72小时内对患者的胆囊进行查探或者实施胆囊切除。(2)择期组患者,确诊后,先留置胃管,然后对胃肠减压,给予抗生素,避免发生感染,静脉给予营养支持,控制体温可采用柴胡针剂和地塞米松,补充血液循环量,保持患者的酸碱、电解质的平衡,带症状稳定后,对患者的胆囊进行查探或者实胆囊切除[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早期组患者和择期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痊愈率以及复发率等相关情况进行评估。

(1)痊愈评估:痊愈:患者发热、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胆红素、转氨酶等恢复正常水平,肝功能正常。

(2)复发评估: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但术后患者的症状重现或者是生化指标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早期患者和择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

早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25±1.08)天,择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84±0.59)天,早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择期组(P <0.05)。

2.2 早期组和择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痊愈率以及复发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全痊愈率无显著差异(P >0.05),早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0.00%显著低于择期组1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见表。

表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痊愈率以及复发率比较[n(%)]

3.讨论

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主要表现有:①腹痛,多数患者进食后右上腹会突然剧烈腹痛;②腹胀,常与腹痛一起发生;③恶心呕吐,患者早期呈反射性呕吐,为胃内容物;④发热,多数患者为中度热,体温一般需要3 ~5 天后才会逐渐下降。合并胆管炎患者可能时不时会出现高热、寒战等症状。全身中毒者,体温不会高升。⑤黄疸,肝功能损伤或者是胆总管下端损伤,则会出现黄疸,黄疸越重者,则表明病情越重,预后效果也比较差[3]。

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倾向于胆胰同管理解剖理论,认为引起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是胆总管后胆管堵塞、胆道石嵌顿等。而且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合适进行手术治疗的时机,也存在着争议。目前,临床上主要分为早期、择期和非手术治疗,有相关研究表明,非手术治疗的复发率比较高,所以一般都是选择手术治疗;早期手术可将患者的胆管阻塞快速清除,预防再次发生胆管炎的特点;择期手术可将淤积的胆管结石引发的腹部水肿而导致的胰腺炎,有效的把胆管结石排出体外,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的特点[4]。选择不同时机进行手术,存在的其疗效差异与患者的病例差异有关,因此,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则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确定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

综上所诉,择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痊愈率与早期组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患者的病情特点相关,但是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可减少住院时间和复发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对此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胆源胆管胰腺炎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人工胆管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照研究
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2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56例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