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烷吸入麻醉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06-19刁文波姜远旭丁登峰余炎海超黄强程静单志铭

医药前沿 2020年7期
关键词:氟烷功能障碍年龄

刁文波 姜远旭 丁登峰 余炎 海超 黄强 程静 单志铭

(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广东 深圳 518000)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属于可逆性急性精神紊乱,该病的主要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社会能力下降。POCD 的出现不仅同内分泌紊乱、围术期创伤等有关,相关研究表示其同麻醉药物、患者年龄等因素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1]。本研究主要是对七氟烷吸入麻醉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 年1 月—12 月期间收治的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均≥66,年龄范围66岁~80 岁。排除标准:①存在循环系统基础疾病患者;②严重呼吸疾病患者;③术前明确精神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患者;④有长期镇痛药物服用史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行七氟烷吸入麻醉。对七氟烷吸入速度合理作出调节,将BIS 值维持于55 左右,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对七氟烷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进行常规记录。

1.2.2 认知功能评价、分组方式 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采用MMSE 量表),同时依据评价结果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无POCD)以及观察组(存在POCD)。

1.3 观察指标

依据MMSE 评测结果将8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6 例(存在POCD)以及对照组64 例(无POCD),对两组患者MMSE 评分以及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s)表示,以P <0.05 为数据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MMSE 评分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6h 的MMSE 评分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术后6h 的MMSE 评分同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后MMSE 评分比较结果(±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后MMSE 评分比较结果(±s,分)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6h t P观察组 16 29.13±6.53 22.15±9.82 2.367 0.025对照组 64 29.69±4.56 28.89±9.21 0.444 0.658

2.2 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同受教育程度、术前高血压、年龄有关;其中年龄危险程度最高,高血压病史最低,见表2。

表2 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

3.讨论

POCD 属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后的易出现的状况,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会,患者主要可表现为如记忆受损、认知功能障碍、焦虑等一系列状,有可能同其自身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麻醉药物代谢能力降低等因素有关[2]。

目前认为,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可同患者智力、遗传、手术应激、年龄等诸多因素存在一定联系,但需注意的是,麻醉因素同样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3]。七氟烷属于新型吸入性麻醉药物,存在诱导平稳、迅速,镇痛效果以及肌肉松弛效果较佳等优势,不会严重影响到心血管系统的同时也可避免过敏反应的出现,因此是当下老年患者手术的最佳麻醉用药,被临床所广泛使用[4]。但需注意的是,受到抑制长时程电位增强、脑内神经递质及受体变化等机制的影响,七氟烷、地氟烷等全麻类药物均可导致患者出现POCD。研究资料表示,吸入人性麻醉药物会导致认知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其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N 型胆碱受体起到抑制作用[5-6]。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POCD 发生率为20%(16 例),且观察组术后6h 的MMSE 评分低于麻醉前,而对照组术后6h 的MMSE评分同麻醉前相比差异不大,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均为POCD 危险因素包括。说明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均可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因此有必要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七氟烷吸入麻醉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同其文化程度、高血压病史、年龄有关。

猜你喜欢

氟烷功能障碍年龄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年龄歧视
算年龄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可调型矫形器在肘关节功能障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