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两种吻合方式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疗效对比

2020-06-19李华胜

医药前沿 2020年7期
关键词:淋巴颈部食管癌

李华胜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胸外科 重庆 409600)

食管癌主要是由食管粘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所引发的一种疾病,由于该种疾病的危险程度较高,因此患者的生存率也较低,目前,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高其它国家。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因此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本次研究围绕中下段食管癌治疗展开,以经右胸入路食管胃颈部吻合、食管胃胸腔内吻合两种吻合方式作为治疗方法,以寻找更好的治疗食管癌的治疗方式,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医院内抽取90 例诊断为食管癌患者作为治对象,包括男性46 名,女性44 名,其年龄在37 岁~6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6±3.75)岁,其中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有52 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有38 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 两组。其中A 组患者45 名,平均年龄为(51.86±3.48)岁,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有25 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有20 例;B 组患者45 名,平均年龄为(52.61±3.62)岁,其中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有27 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有18 例。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订了同意书,排除所有具有手术禁忌、严重肝肾疾病及其它肿瘤疾病的患者。A、B 两组的身体差异不大,发病状况差异在区间范围内,P >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为两组研究对象制定记录表,采集所有患者在术后发生的所有数据,然后统计、分析最终结果,将诊断后的结果进行比对。

对两组患者均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然后经患者的右胸第六肋骨之前进入胸部,观察化患者的肿瘤所在部位;同时对其胸段致胸廓入口进行仔细游离。并清扫食道周围的淋巴结,最后打开膈肌及食管裂孔至贲门。

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对两组患者均置入胃管营养管,并在在术后2d 注入温水,术后3d 推注肠内营养液,术后7d 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予以进食。患者在术后发生口吻口瘘时应继续进食,当愈合后再给予进食。

(1)对A 组患者实施经右胸入路食管胃颈部吻合治疗方式,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将患者的整段食管进行切除,并游离胃大小弯侧;切断、结扎胃短、胃左及胃网膜左动脉,同时保留胃网膜右动脉及右动脉,并清扫患者的腹腔内淋巴结;沿患者的左胸锁乳突肌内侧作颈部切口,清扫颈部食管周围淋巴结,同时牵出游离的食管予以切断;上提患者的胃组织神经至颈部进行吻合。

(2)对B 组患者实施经右胸入路食管胃胸腔内吻合治疗方式,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对患者胃的大小弯侧进行游离,切断并结扎胃左、胃短和胃网膜左动脉,并同时清扫腹腔内淋巴结,保留其为右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游离食管治肿瘤上缘≥5cm,根据手术发生的具体实施主动脉的弓下及弓上吻合,同时对食管周围的淋巴结进行清扫。

1.3 观察指标

(1)A、B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

(2)A、B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使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χ2进行资料组比较,当P <0.05 时,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两组实验结果,把观察指标进行比对,具体对比结果见表1、表2。

表1 A、B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A、B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留置胸管时间(d)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淋巴清扫数量(个)A 组 45 168.62±19.62 4.82±1.38 11.94±3.52 276.15±64.19 11.64±4.25 B 组 45 209.36±21.64 7.64±1.57 16.58±3.68 324.85±57.34 19.36±5.37 t-17.565 8.645 9.784 7.562 11.586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A、B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讨论

3.1 食管癌的发生原因及原理

食管癌是指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恶性病变,发生该种病变的主要原因有:(1)化学因素的影响(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型的化学因素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水及食物中,而且当食物过硬、过热或者进食过快时,也会导致食管上皮损伤,增加致癌的几率;(2)真菌感染形成,由于某些真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亚硝胺的提前生成,因此更容易引发食管癌的发生;(3)缺乏铁,锰,铜,锌等食物微量元素,这也会增加食管癌病变的可能性;(4)食管部位的长期慢性损伤等均有发生癌变得危险。一般情况下,患有食管癌的病人通常会出现胸骨后疼痛、咽食物哽噎感以及进行性咽下困难等症状。

3.2 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两种吻合方式的利弊

由于受主动脉等解剖结构的影响,因此,经左胸入路手术会影响开胸显露效果。无法有效、充分的清扫气管旁淋巴及喉返神经旁淋巴。而右胸入路手术可以完全暴露患者的上纵隔及上腹部,因此可以保证足够的术野,从而有效清扫淋巴。

经右胸入路实施手术时,实施食管胃颈部内吻合可以有效提升手术效率,但对淋巴的清扫却有一定的限制;而实施食管胃胸腔内吻合术,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而且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但相对来说,实施该从手术可以有效清扫患者的淋巴。

3.3 综合诊断效果评价

经过本次研究,从表1 中可以看出,实施右胸入路食管胃颈部吻合治疗方式的A 组患者,其手术时间、留置胸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比实施经右胸入路食管胃胸腔内吻合治疗方式的B 组患者少,但对淋巴的清扫数量却不及B 组,两组患者的各项对比指标均差异显著,且P <0.05。从表中2可以看出,除吻合口瘘以外,A 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均高于B 组,且差异显著,P <0.05。

综上所述,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两种吻合方式对患者均具有有不同的治疗效果,但相比较而言,实施食管胃胸腔内吻合的治疗效果更佳,在整体治疗效果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淋巴颈部食管癌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