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PICC置管约束板的制作与使用

2020-06-16郭正会丁涟沭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护套躯干夹角

徐 云 常 莉 郭正会 丁涟沭

目前,PICC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新生儿输液、静脉营养治疗以及刺激性药物输注等方面[1]。在PICC穿刺置管时,意识清醒的患者会因紧张不由自主地移动穿刺侧手臂,有可能导致穿刺失败。神经外科躁动患者较多,此类问题尤为突出。穿刺PICC导管时,在静脉角处易发生导管异位[2]。为了预防导管误入颈内静脉,PICC穿刺通常由2位护士完成,1名护士负责穿刺,另1名护士负责协助患者调整头部与穿刺手臂的位置,以压迫法阻断颈内静脉,这既浪费人力也没有角度作为参照标准。针对以上问题,我科自行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PICC置管约束板,应用于PICC置管患者中,尤其是躁动及气管切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设计制作

PICC置管约束板由芯板、定位片、海绵垫、外层护套组成(图1)。芯板为树脂材料,短边长18 cm,长边长50 cm,芯板上面铺设1层海绵垫,外面包裹外用护套,护套上设有手腕固定带和绑带,护套靠近人体的短边设有开口拉链,用于收纳定位片。根据人体解剖学结构,PICC置管约束板设有120°定位片和45°定位片,用来调整患者穿刺侧手臂与躯体的夹角。

2 使用方法

PICC置管前,患者平卧于床上,摆好体位,患者将置管侧手臂外展,平放于PICC约束板的芯板上,手腕固定带约束患者手腕,护套背面的绑带固定在床框上。采用定位片调节并固定患者穿刺侧手臂与躯干的夹角:当45°定位片的斜边与人体躯干平行,患者穿刺侧手臂与身体躯干呈45°夹角;当120°定位片的斜边与人体躯干平行,穿刺侧手臂与身体躯干呈120°夹角;当芯板短边与人体躯干平行,穿刺侧手臂与躯干呈90°,调节芯板与患者躯干的角度便可使患者手臂与躯干保持固定角度,有利于患者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方便护士进行PICC穿刺。

图1 PICC置管约束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3 优点

①PICC约束板轻便易携带。②外层帆布护套可拆卸,便于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符合院感管理要求。③芯板上设有海绵垫,增加患者舒适感,避免患者手臂长时间维持固定体位发生压力性损伤。④约束板上设有45°及120°定位片,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患者手臂与躯干固定角度,避免PICC置管时导管异位,提高穿刺成功率。

猜你喜欢

护套躯干夹角
一种汽车线束用新型橡胶护套
拉伸对越野行走学生躯干柔韧素质影响分析研究
碳纤维护套高强度利用率转子结构优化分析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探究钟表上的夹角
求解异面直线夹角问题的两个路径
半轴护套漏油的故障分析与总结
树与人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户外通信线缆防蚁护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