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科教发展理念视域下大学生育人平台构建探索
——评《面向创新的大学教育:科教融合理念及其模式建构》

2020-06-15张家琪,苏峰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科教育人体系

书名:《面向创新的大学教育:科教融合理念及其模式建构》

作者:周光礼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0218-3

出版时间:2019 年3 月

定价:89 元

随着改革创新理念的深入实践,我国教育事业在教学体系和育人机制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由周光礼编著,科学出版社于2019 年3 月出版的《面向创新的大学教育:科教融合理念及其模式构建》一书中,强调了现代社会高校育人体系创新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探讨创新的大学教育,即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一方面,从理论上深入探析面向创新的大学教育,其内容涵盖高等教育适切性、高等教育目标、科教融合、教学学术能力等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从实践上探讨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模式构建问题。采用统计的数据分析处理法,利用访谈、问卷和个案研究深入剖析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的实践及经验。该书在研究理论上扩展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研究空间,提供了考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视角;在实践上为设计适合我国产业创新实际需要的高校人才。该书研究视角新颖,内容全面系统,可作为创新发展视域下,大学生育人体系建设的设计人员、教学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社会宏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使得人才培养体系面临更严峻的现实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标准。我国高校如何建设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模式,是当代高等院校面临的主要挑战。高校的人才培养需结合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工作岗位所需的技术、研究工作人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工作。以下就我国高校育人平台的现状和构建新时代大学生育人平台展开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大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和热点。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除了与学校、专业以及学生自身能力有关之外,还与高校育人体制有关。当代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实践的培养较为欠缺。多数学生处于迷茫状态,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没有能够有意识地去提升自身各方面的就业能力。其次,实践能力缺失。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适应社会能力弱、知识应用能力不足、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以及创造性工作能力缺失等现象,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严重缺失。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国家现代化社会建设人才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创新视域下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和育人平台的构建。

21 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基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构建高校育人平台工作的研究:第一,完善高校育人制度,构建有效育人平台。从国家、民族发展和社会建设角度出发明确高校育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社会建设人才实际需要为基础,完善高校育人制度,构建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规范高校各类课程考核项目。对传统高校教育体系和育人机制进行必要改革和创新建设,以培养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第二,加强建设和提高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针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弊端,对高校各类课程项目、考核和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找出影响实践教学的最主要因素,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创新措施,提高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源动力,同时也是一个体系创新建设最强有力的方法和手段。高校应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和发挥勇于开拓创新的育人师资团队的主体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与帮助。另外,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加强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学生实践培训平台,使其在实践中找到自身职业价值与规划,并提高各方面的职业能力。在创新视域下,高等院校需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人才需求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育人平台,为国家发展、社会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科教育人体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