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当代会展设计研究现状的对策分析

2020-06-13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会展园林设计

会展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作为设计学学科下的新兴专业,其被划归到环境艺术设计或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具有明显的学科边缘性特征,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严重阻碍了我国当代会展设计专业的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当代会展设计中营造文化与地域性特色,借鉴其他成熟设计专业的研究方法和结合高新技术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笔者将以文献结合设计实例,全面探讨当代会展设计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当下会展设计工作者提供实践上的思考与理论上的借鉴。

当代会展设计;文化地域性;中国传统造园设计方法;高新技术

图1 2005年日本爱知博览会中国馆

1.立足本土:当代会展设计与文化地域性

文化与地域性的差别对当代会展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它的形式和效果具有复杂的多样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中国参加国际上的诸次展览来看,通过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当代会展设计相结合,用当代会展设计的手法演绎传统文化,它是“以创造和实现物新的内容,赋予物独特的形式为目标,以协调生产、生活活动为目标的文化活动”[1]。在2005年的日本爱知县博览会上,国际展览局资深专家、秘书长洛塞泰斯说:“在国际世博会的舞台上,中国馆将传统与现代融合相得益彰,不仅能看到中国的文化艺术,还能看到各地域性城市的特色生活场景。”由此可见,文化地域性在当代会展设计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胜利,科学和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越来越使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相分离,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2]。然而,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丰富的文化地域性,都有自己的文化独特性,是其他文明所不能取代的。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与地域性特色在当代会展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的根本是保持文化与地域性的特色。例如北欧五国(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芬兰)、韩国、日本等国家高度重视其本土文化,在当代会展设计中独树一帜,具备了鲜明的文化识别性。“文化融入设计,设计融入实践,这对于人类文化和文化向多元方向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保存和延续传统文化与地域性特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也使得设计的表现力具备了丰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当代会展设计中文化地域性特色的营造和渲染在当今设计文化的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下显得尤为重要。”[3]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各国充分发挥本国文化与地域性特色,扩大了对外的影响力,将本国独特的文化面貌,通过会展设计全面展示出来。

图2 木质“鲁班锁”

图3 LED构成的“新鲁班锁”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在《全球时代》中说:“多元文化多样性成了世界交易会和博览会的一个主题。全球化强调了对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对不同音调、不同风格和不同乐器间的种种关系的精心探测和利用,这些关系一直在并列、融合和求同存异等状态之间摇摆。”[4]这些充满文化与地域性特色的当代会展设计,通过民族元素符号的创新应用以及对当代会展设计中的文化地域性特色氛围的营造和渲染,充分地展示本国文化与特色。

2005年日本爱知博览会的中国馆(图1),整体设计灵感正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尊重自然”的设计原则。富有中国文化地域性特征的元素符号成为设计中的主流。大型多媒体浮雕墙,浓缩演示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算盘、活字印刷、书法、12生肖、中国剪纸等文化地域性元素符号被应用到会展设计中。观众可以全身心、全方位地体验和感受中国文化。中国馆不仅展示了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还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民族自信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因地制宜”“择材施技”之说,具有文化地域性特色的材料多种多样,从而营造了当代会展设计中展厅中的独特地域文化特色。例如,傣族竹楼、天津洋楼、陕西唐式宫殿、广东骑楼、徽式建筑等具有文化地域性的代表性建筑材料与风格,均已局部应用到2010年世博会中的云南馆、天津馆、陕西馆、广东馆、安徽馆等。就地取材,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唤起人们对地域性材料的怀念与向往。当代会展设计受到文化地域性材料的质地、图案、光泽、花纹等装饰特性的影响,对观众的视觉、听觉造成了不同的心理感受。材料的选择是当代会展设计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材料形态万千,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美,加之不同的纹理,给人纯朴、自然、优雅的感觉,同时带有现代的时尚气息,给设计师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造空间,能满足不同会展设计的需要”[5]。当代会展设计师只有掌握了文化地域性的装饰材料的性能,才能在会展设计中材尽其用。例如,木材是当代会展设计中的常用材料,清新的木质、竹制材料纹理美观、色泽清新,具有文化地域特色风格和品位,给人以亲切、温暖、柔和的感觉,同时也是绿色环保材料。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图2),“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由黄河浪花拱起的展馆入口处,一个现代光电技术制作的巨大的‘鲁班锁’勾起观众的兴趣,夺人眼球。‘鲁班锁’是春秋时期鲁国工匠鲁班发明的一种木制卯榫结构,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构件斗拱的基础,是山东特有的元素符号,将其作为山东城市营造智慧的典型元素符号,颇具齐鲁风味”[6]。展厅由2100块LED管束模块组合而成的“新鲁班锁”(图3),通过新媒体技术与会展设计的有机结合,堪称科学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设计典范。其在世博会场馆中文化识别性独树一帜,具有浓郁文化地域风情,突出了山东的历史文化特色,彰显了齐鲁风土人情。由此可见,立足本土,当代会展设计与文化地域性的结合至关重要。

图4 苏州博物馆

图5 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疆馆

2.学科借鉴:当代会展设计与中国传统造园设计方法

由于当代会展设计学科的发展滞后,研究方法单一,笔者认为,借鉴其他成熟专业的设计研究方法对其发展至关重要。笔者仅以中国传统造园设计方法为例,谈谈对当代会展设计的影响,分析如下:

首先,中国传统园林的美学精神主要是优游为美、体宜为美、境界之求等,在园林的创造中遵循“通”“流”“曲”等的生命原则。计成在《园冶》中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7]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园林所包括的三个方面内容:人、园、天,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园林的创造须效法天地,从大化流衍的生命精神中汲取造化生机,创造出寄托、愉悦、超越生命的艺术世界。正如朱良志先生所说:“在园林中,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宇宙观,看出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旨趣,”[8]可窥见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的超越精神。当代会展设计和园林艺术在设计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得益彰。园林创造对当代会展展厅参观路线设计的方法、原则等至关重要,是当下会展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在园林的创造中,正如《周易·泰·彖传》所述:“天地交而万物通。”[9]即夫泰之为道,本以“通”生万物,天气和地气各自闭塞,本能相交,则万物不能得生,所以“通”形成了生命的连续性。同样,“通”也就成为中国艺术创造的一个重要原则。例如在绘画中,韩拙提出山水画要“通山川之气”[10],饶自然《绘宗十二忌》列举出不通之弊,“亦须上下空阔,四傍疏通,庶几潇洒。若充天塞地,满幅画了,便不风致”[11]。由此可知,“通”是绘画生机的前提。园理通画理,在园林的创造中,“通”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原则。在园林中,中国传统园林普遍采用封闭式的格局,游客穿游其间,如果园林通道滞碍、充塞,那么园林则无生机可言,观众也不会体验到参观之悦。所以,“通”是园林设计的关键所在。

在园林中玲珑神奇的窗,从“通”的角度而言,也是为了园林的通气而设计。此窗也是作为借景的设计法则,如计成《园冶》记载:“巧于‘因’‘借’,精在‘体’‘宜’。”[12]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言:“吾观今世之人,能变古法为今制者,其惟窗栏二事乎!……但造房建宅与置立窗轩,同是一理,明于此而暗于彼,何其有聪明而不善扩乎?”[13]他认为窗栏是建筑“扩”之体现。所以中国园林对窗的设计与应用更加重视园林的小巧玲珑之趣,体现在窗的变化和安排上。窗的“通”使得一墙之隔的风景互为沟通,此通于彼,彼通于此。正如计成所说:“瘦漏生奇,玲珑安巧。”[14]这正是“睁开观世界的眼,打开灵气的门”[15]。李渔说:“坐于其中,则两岸之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之樵人牧竖、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尽入便面之中,作我天然图画。且又时时变幻,不为一定之形。非特舟行之际,摇一橹,变一像,撑一篙,换一景,即系缆时,风摇水动,亦刻刻异形。是一日之内,献出百千万幅佳山佳水,总以便面收之。”[16]在通透中纵观无限世界。游人身在其中,无不感到亲切舒服。“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来自亲人。”[17]这进一步体现了园林设计中的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

图6、7、8 北京古代文化展

当代会展设计通园林创造之理。在当代会展设计中,会展参观路线的设计同园林创造中的“通”“流”一样,也是为了强调观众在场馆中穿行,去体验、感受展厅中展览信息的全方位传递。这本身是因为会展设计不是静态的空间设计而是动态的空间设计,是时间与空间相互结合的四维空间设计。会展设计中的“通”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会展空间设计中,以园林中“通”的设计来达到移步换景,引导人流路线。有时通过自然景物,使空间随着时间的变化运动起来,通过“通”,观众在运动中进行观察,这就使得空间动感更加强烈。会展设计师在设计参观路线的过程中,“也就是‘通’,必然要考虑人性化,避免观众无法参观所有展品以及消耗体力过大,产生厌烦情绪。空间流线的设计应以特定的符号与观众对话、传递信息,以引导人的前进方向,而不至于迷失方向,以顺利到达既定目的地”[18]。笔者认为,在会展展厅参观路线的设计中,无论是使用直线还是环线或是其他参观路线,都应避免迂回的路线设计,使观众切身体验以人为本的设计。

一般封闭的墙面会因阻碍观众的视线而令人产生空间阻塞感,犹如园林美学中对窗的设计。在会展设计中,通透的墙面可以实现视线的相互贯通,犹如园林中窗的借景一般,有意识地处理好闭、透、通的关系,形成封闭和通透的空间组合,进一步使空间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同时也可以利用空间“通”“透”的巧妙处理,形成若隐若现的空间感,利用观众的好奇期待心理引导参观者的移动轨迹。

例如华裔著名设计师贝聿铭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图4),“白色粉墙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博物馆屋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该展馆充分利用了园林创造中的‘通’‘透’、借景之原则,通过使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通’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该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是互相依托的”[19]。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透”与借景使得展厅空间进一步开拓。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传统造园手法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浓厚。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

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疆馆(图5),“方形造型如同被掀起的盖头,美丽而神秘。电子玻璃幕墙使新疆馆成为一个半开放式空间。展馆外墙以新疆建筑元素为参照,巧妙地融入文化符号,形成完美的色彩搭配以及浪漫艺术化的抽象符号”[20]。这些镂空的“通”“透”花型小孔,使展厅内部与外部很好地联系到一起,增加空间的层次感,有意识地处理了“闭”和“透”的关系。弧形曲线寓意舞动中绚丽的丝绸灵动秀美,参观者进一步可以发现、感受新疆的无限美好。由此可见,对于成熟专业(中国传统造园设计方法)的借鉴,对于当代会展设计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抓住机遇:当代会展设计与高新技术

图9、10 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

会展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的内、外在表现,从设计中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精神风貌以及民族情怀。根本目的是致力于民族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传播创新型的会展设计。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对于信息的展示与传播越来越普及、方便,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设计。笔者认为,将会展设计与高新技术相结合,通过对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对于提高当代会展设计展示的艺术效果和气氛非常重要。观众的视觉、听觉被新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多方面感受展示信息。“多媒体演示技术的引入,大大扩充了资讯信息的容量。这意味着参观者通过展示的窗口可以进入更广泛的资讯网络中,从空间的环境、参观者的视角、路径和情节上都具有现实空间中所无法实现的可能性,从而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更加真实的心理体验,使展示活动在空间的运用和转化上更加灵活自由。”[21]

3.1 当代会展设计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大爆炸的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自然也对当代会展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旧的展示设计已经被新型展示设计所取代,多媒体技术为当代会展设计提供了很多新的可能。但是,多媒体、网络、电视毕竟是二维平面的艺术展示方式,观众对于展示活动的直观性认知存在局限。为了使展示活动的信息多样性传播得以丰富,多媒体图像与展示模型相结合,使观众更加直观地参与到展示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是一种全新的参观体验。“这样使视觉、听觉、嗅觉配合使用,极力营造立体式展示氛围,让观众达到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22]。例如首都博物馆北京古代文化展(图6、7、8),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与还原当时场景的模型相结合的展示方式,用图片、文字、概念模型与实景模型、影片技术、动画、雕塑等展示手段,介绍了大量的出土文物以及北京从原始社会起源一直发展到当今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取得了很好的展览效果。

同样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图9、10),中也运用了多媒体与展示模型相结合的展示手法,呈现了妇好是一代王后、母亲、女将的发展历史、出土文物以及商代制陶业的发展等。还原了商代宫殿以及当时妇好墓场景,全面展示信息,观众如同身临其境。

3.2 当代会展设计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模拟系统,通过计算机3DMAX设计软件来实现。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仿真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方信息交互的、融合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观众在展示空间环境中身临其境,实现现实中难以完成或者成本较高的真实环境场景的还原,使观众的感官系统与虚拟技术所还原的场景达到完美结合,大大地丰富了会展设计的内涵。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所失去文物的还原、展示、保护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整合统一大范围内的文物资源,更加全面、生动、逼真地还原文物原貌,从而使失去的文物真正成为全人类可以“拥有”的文化遗产。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推动博物馆文物更快地进入信息时代,实现文物展示和保护的现代化。对于当代会展设计师,如果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构思去构建装饰“虚拟”的会展展厅,并可以任意变换自己在展厅空间中的位置,去观察会展设计的效果,直到满意为止。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制作模型的费用。

图11、12、13 北京圆明园文化展

例如在曾经被八国联军毁坏的圆明园文化展中,就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得以还原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原貌(如图11、12、13)。以往我们对圆明园的了解都是通过文学艺术的介绍,虽然文字对于圆明园的了解能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让理念无限延伸,但是实在难以让人满足,玄而又玄,所以还原圆明园的实景原貌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还原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这些还原后的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可谓蔚为大观!

4.结语

基于当代会展设计学科研究的薄弱现状,笔者以文献结合具体设计案例,全面探讨了当代会展设计专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当代会展设计需要立足本土,发掘文化地域性的资源优势,借鉴成熟专业的设计方法。由于篇幅有限,文章中笔者仅以中国传统造园设计方法为例,结合高新技术,紧跟时代步伐。只有这样,我国会展行业才能在当今世界会展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注释:

[1]荆雷:《设计概论》,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2]《北京宪章》,摘自《世界建筑》,2000年第1期,第76页。

[3]樊旭:《会展设计文化与地域性特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6月。

[4]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高湘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33页。

[5]王福云等:《空间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96页。

[6]上海世博会展馆合集,互联网文档资源,2017年。

[7]计成:《园冶》,倪泰一译注,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8]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24页。

[9]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3页。

[10]韩拙:《韩氏山水纯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页。

[11]饶自然、黄公望:《绘宗十二忌》,邓以蛰、马采标点注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第3页。

[12]同[7],第2页。

[13]李渔:《闲情偶寄》,刘仁译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第128页。

[14]同[7],第184页。

[15]同[8],第1页。

[16]同[13],第131页。

[17]沈宏等:《展示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18页。

[18]同 [6]。

[19]同 [6]。

[20]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5页。

[21]邬燕:《会展设计实物》,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49页。

[22]逢京海主编:《会展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03页。

猜你喜欢

会展园林设计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会展名片
会展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