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2020-06-12王兴潮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3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王兴潮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FD患儿,根据不同治疗分为2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n=30)接受中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D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FD;中医综合疗法;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3-014-02

小儿FD是儿科常见疾病,可引起恶心呕吐、厌食、嗳气、早饱、腹泻反酸、上腹痛等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的消化功能障碍症状,若不接受给予有效治疗,则会给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营养不良,危害发育[1]。目前临床尚不完全明确FD的发病机制,但多项研究表明,其与胃酸、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西药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小儿的自觉性差,且具有较高的毒副作用,因此不被大多家属认可。本研究就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在其中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FD患儿,根据不同治疗分为2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治疗,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3.30±1.08)岁;病程1~5月,平均(3.54±1.12)月;伴随症状:8例嗳气,18例恶心呕吐,8例上腹部饱胀感,10例上腹部烧灼感,14例上腹部疼痛;观察组(n=30)接受中医综合治疗,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3.28±1.10)岁;病程1~5月,平均(3.58±1.11)月;伴随症状:7例嗳气,19例恶心呕吐,8例上腹部饱胀感,9例上腹部烧灼感,15例上腹部疼痛;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1)年龄<12岁;(2)患儿家属均知情研究;(3)耐受本研究药物者;排除标准:(1)消化性溃疡者;(2)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3)感染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口服西沙必利混懸液(Janssen Pharmaceutica N.V,注册证号:H20020061,规格:100mL),体重<25kg,0.2mg/kg/次,3~4次/d;体重25~50kg,最大5mg/kg/次,4次/d。观察组接受中医综合疗法治疗:(1)药物治疗:脾虚夹积者给予健脾丸加减治疗;食积者给予保和丸加减治疗;乳食内积者给予消乳丸加减治疗;(2)穴位贴敷:将香附、公丁香、芍药、陈皮、炒麦芽、焦山楂根据1:1:2:2:3:3比例研磨成粉,蜂蜜调制,贴敷于神阙、天枢、中脘等穴,6h/次,隔天1次。(3)推拿治疗:掐四缝,揉捏板门、中脘、膈俞、足三里等穴,同时捏脊部2min,按摩腹部3min。两组患儿均接受14d,期间指导其清淡饮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1)症状评分:根据腹泻、餐后饱胀、上腹痛症状程度分为0~3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2)临床疗效:无效:症状评分降低<50%;一般:症状评分降低50~80%;有效:症状评分降低>80%。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症状评分以(x)表示,t检验;临床疗效以n(%)表示,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评分对比

两组患儿症状评分对比(P<0.05)。表1。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表2。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2例腹泻和1例头晕,观察组未发现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明显(χ2=10.5263,P<0.05)。

3 讨论

小儿的年龄较小,身体各项疾病尚处于发育阶段,因此消化系统有一定缺陷,故在胃酸、环境、饮食等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出现FD。西医治疗主要为药物,西沙必利混悬液就是小儿FD常用的药物,其可通过选择性释放肠肌神节乙酰胆碱,提高血液胃动素水平,促进胃肠蠕动,且不会影响粘膜分泌,但该药对胃肠运动失调疗效较低,且易出现头痛、头晕、腹泻、腹鸣、腹部痉挛等不良反应,因此治疗效果不理想[3]。中医将小儿FD纳为“胃脘痛”“积滞”范畴,认为根在肝、脾、胃,脾虚气滞,胃失和将为病机。中医综合疗法包括中药口服、穴位贴敷、推拿、膳食等,中药治疗以理气行滞、消食化积为主,偏寒者佐以温阳助运;积滞化热者,佐以清解积热[3]。同时给予中医推拿和穴位贴敷,刺激经络发挥药物疗效,起到顺畅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之效[4]。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FD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也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提示中医综合疗法安全性高,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展图.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06):115-116.

[2]赵逻.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分析[J].文摘版:医药卫生,2015,20(9):113-113.

[3]王宁,马华,马天成.调脾清热饮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8,27(5): 358-359.

[4]龙华玲.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8,25(16):96.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