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税信息公开披露问题探讨

2020-06-12李倩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7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

李倩

摘 要: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将“行政职能”视作最为重要任务,因此在进行“服务型”的转型改革阶段会存在一定的适应问题,而在事业单位的转型过程中,财政信息公开披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税信息;公开披露

一、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财税信息的公开披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我国的事业单位而言尤其如此,具体而言财税信息公开披露的重要性有:第一,财税信息披露这一手段能够有效地推动事业单位的转型,使其能顺利地转变为“服务型”;第二,能够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起到十分有力的监督作用;第三,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单位会计的核算水平。

1.推动“服务型”转型

首先是我国原先“行政型”的事业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逐渐转型为“服务型”。其次是基于法制化以及现代化的原则,事业单位也必须进行必要的信息的披露,从而让群众行使自己应有的知情权,而在需要披露的公开信息中,财税信息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政府要真正保障居民的利益,就必须让事业单位的财税信息向外部实现公开化和透明化,推动我国政府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最后是财税信息的公开为群众提供了分析事业单位账目的资料,群众能通过对公开的账目资料分析中了解到必要的信息,在享受应有的知情权的同时还能为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的运用“建言献策”,并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这样就能促使事业单位能更多地把财务资金“用在刀刃上”,从而让财务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其能够真正地服务于群众。

2.预防贪污腐败

第一,要披露资金来源的渠道,这些渠道主要包括来源于国家的拨款补贴、群众的办理费用收入等;第二,应当披露支出花费在了什么地方;第三,事业单位需要披露自身的收支能够达到平衡,是否存在收入少支出多,或者是收入多而支出少的问题。除此之外,披露事业单位的财税信息能促进其更加透明化和公开化,能够防范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以权谋私,对收入或是支出隐而不报,并将公款占为己有。事业单位的财税信息披露能让群众充分发挥作为“主人翁”的监督作用,从而有效地起到防范贪污腐败的作用。

3.促进会计核算水平提高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税信息公开披露的工作之前,一直以来都是只对上级部门负责,而财税信息中的会计核算数据并没有经过群众的监督,这导致过去单位内的会计工作者只想在如何应对上级领导方面花心思,而不是切实地提高自己作為会计人员的核算水平,于是在填写凭证和制作报表方面只是敷衍了事。而在现今事业单位财税信息公开披露工作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背景下,由于会计核算数据已经向群众公开,这就意味着会计核算人员必须树立向群众负责的意识,而在财税信息披露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人员只是应付上级领导的情况也得到了遏制。第二,事业单位要向群众进行会计核算数据的披露,就必须降低群众对此进行监督的难度,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应当提高核算的水平。这样才能制作出高质量、具备准确性且能让群众看得明白的通俗易懂的财务报表。

4.配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在国家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前,行政事业单位往往会采用分散式的资金支付,这样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便不能得到很好的约束,而很多事业单位将资金存入银行后,会享受银行的利息收益,并为事业单位的各种项目进行贷款抵押,而一些贪腐分子则利用这点为自己开“小金库”,然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出现则能有效杜绝这点。配合事业单位的财税信息披露工作,便能进一步加强对于事业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让居民了解到事业单位的支取状况和资金运行状况后,便能与国库支付集中制度的事前监督、事中控制相结合,做到“双层监督”,有效保障事业单位的透明性,并且规范预算行为,提高现今风险,防范现金风险,这样才能让事业单位把财政资金真正地用在惠民利民的方面。

二、财税信息披露困境

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财政信息披露工作推行时间较短,而我国的事业单位在财政方面又受到了历史因素、我国国情以及各种人为原因的影响,使得财政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存在着较大困难,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第一,事业单位对于财税信息披露执行得不够积极;第二,财税信息披露本身的机制尚且存在一些缺陷;第三,财税信息披露依旧存在着不少监督和规范方面不够完善的情况。

1.财税信息披露执行不积极

第一,因为财税信息披露这项制度还未得到长时间的实施,使得很多事业单位尚未适应这一制度,只是因为有直属的管理机构强行命令才被迫实行财税信息公开披露,这导致很多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对财税信息公开披露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这项制度仅仅是国家的强制要求,而事业单位只需要应付国家的要求就行。使得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没有认识到这项制度的重要性。第二,一些事业单位没有端正自身的定位,忽视了在执行财税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应当尊重群众知情权,与此同时也没有认识到单位的收入都“取之于民”,那么支出就应当尽可能地“用之于民”,然而财税信息披露本身的核心就是要强化“政府要服务于民”的意识。

2.财税信息披露机制存在缺陷

很多事业单位的财税信息披露依旧存在着不少缺陷,显得财税信息披露工作不够完善。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只能得到非常笼统的工作要求,导致这些事业单位财税信息披露的具体执行者对于工作的各项内容都不甚清晰,例如:不知道哪些财税信息是可以被披露的,披露财税信息的起止时间又是怎样,甚至是要进行财税信息披露需要哪些具体流程。这一问题会导致事业单位难以进行高水平的财税信息披露工作,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事业单位披露出来的财税信息过于宽泛,或是披露的财税信息过于琐碎,这样就加大了群众对于公开披露的财税信息的理解难度,也就难以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监督作用。由此可见,不完善的财税信息披露机制会导致实际工作的质量低下,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自身的实际意义。

3.财税信息披露监督和规范不完善

第一,财税信息披露在很多事业单位中不受重视,并没有得到十分有效的监督与规范。而群众本身也缺乏对财税信息進行监督的积极性,没有良好的监督意识,不太关心行政事业单位是否做了利于群众的事情,导致网络上财税信息公开内容通常点击率低下。第二,直属管理机构的文件中的要求常常也没有对事业单位应当披露的财政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规范,与此同时也并没有很好地履行监督作用。

三、财税信息披露措施

由于在事业单位的实际执行过程中,财税信息披露工作已经暴露了不少问题,因此本文将针对性提出一些解决方法:第一,加强事业单位对于财税信息披露的积极性;第二,对财税信息披露机制的缺陷进行弥补;第三,完善财税信息披露监督和规范。

1.加强事业单位财税信息披露积极性

第一,财税信息披露的进一步推广也会让事业单位强化执行这方面工作的意识。除了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自觉外,也需要单位对此进行培训,从而让会计人员加深对于财税披露价值的理解,并树立“取信于民”的理念。第二,有关管理人员也必须对财务披露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树立自觉执行的责任心,让事业单位的每一项花费都符合要求。

2.弥补财税信息披露机制的缺陷

要将对信息披露机制进行完善,行政事业的管理机构就应当对于信息披露的规范有清晰的要求,并发布相关的规范文件。在财政信息披露工作的规范文件中应当规定披露的具体项目,事业单位对于财政信息披露的程度如何以及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出具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流程也应当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例如:可在规定的月份前将财税信息披露报告交给上级机构进行审核,而在之后则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向外界公开信息,例如网络公示、政府信息、听证会等,从而保证信息公开质量,使其内容能够做到具备完整性和准确性。

3.完善财税信息披露监督和规范

第一,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在群众中对于财税信息披露政策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财税信息披露可以让他们享有应有的知情权,并且这些信息也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可以提升群众对于事业单位披露的财税信息的关注度和进行监督的积极性,一旦群众对事业单位公开财政信息存在疑问,行政事业单位就应当对此进行耐心且细致的解答。第二,相关的直属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财政信息披露的重视,并将其当作对事业单位进行考核的指标。这样才能实现部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效配合,从而强化协同作用,让财税信息披露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促使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公开透明度。

参考文献

1.郭成琳.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研究 ――以南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为例.现代经济信息,2019(19).

2.姜晶晶.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内外管理问题的思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6,34(5).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三化”管理研究
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趋势分析
探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完善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