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分析

2020-06-12张艳徐琴王姗姗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7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体系高等院校

张艳 徐琴 王姗姗

摘 要:本文以高等院校的绩效考核工作开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高校的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充分引用主元算法进行绩效指标校验,总结归纳出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创建策略措施,更好地推进我国高等院校的综合发展进程。

关键词:高等院校;绩效考核体系;主元算法

一、高等院校财务绩效考核综合内容论述

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本身具有极强的差异化特点,造成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高等院校本身作为非营利性组织,与运营活动开展的实际目标相关联。随着高等院校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持续增加,教学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对财务绩效管理要求有所提高。也就是说,对于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必须注重实践性得特点,应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综合质量,更好地推进高等院校的教学发展。在当下,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探究,相关绩效考核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涵盖内容不够全面,细节化问题缺乏完善优化,从而致使高等院校财务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整体效果。在当下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赋予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多元化开展的,为更好地改善当前高等院校财务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局限性,必须充分应用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规则体系进行约束。通过深入探究当前高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差异化特点,了解目前高校绩效考核工作开展存在的弊端,实现高质量的财务绩效考核体系建立。

二、高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1.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更好地推进高等院校获取持续有效的发展,时刻关注高校财务绩效考核作用发挥,应用专业化的实际工作开展经验积累,建立创新性财务绩效考核体系,持续提升高校财务绩效考核质量。高校财务绩效考核本身涵盖的内容较多,涉及的相关工作流程需要满足顺序性、系统化的要求,需要借助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指标完成高校教职员工的評估管理。高等院校培育综合性人才教育观念逐步深入,高等院校的教学规模和招生数量都有显著提升,财务绩效考核管理相应获得了重视。由此,从根本上有效提升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速率,教师员工的绩效考核管理已经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重点内容。

2.高校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才竞争更为激烈,高等院校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更为贴合绩效考核机制改革的全新要求,从而进一步推进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提升,促使相关教育工作状态显现出更为创新性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于我国高等院校的财务绩效考核管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为更好贴合当前时代的核心发展需要,高等院校必须建立财务绩效考核体系,采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式落实高校财务管理的评价工作,按照正确的路径指引高等院校的相关财务行为。由此,有助于实现高等院校的财务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优化完善,贴合宏观教育环境的发展要求。

三、创设高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的工作指引

1.顺应高校财务绩效考核的特点

我国高等院校必须从转变陈旧的财务绩效考核模式作为绩效考核体系创建的切入点,进一步推进高校教育管理科学化的改革进程。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的教育组织机构,本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具有特殊性,与传统公司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有明显的不同。具体而言,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工作开展需要应用标准的制度规范以及一致的考核内容,需要设立高校财务绩效考核框架体系,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对于高等院校的财务数据获取,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查询财务报表完成,相关财务数据内容按照统一的核算标准进行绩效考核管理规划。注重培育高等院校财务绩效管理能力,确保高校在充分实现教学任务目标的同时,延伸相关教学实践,更好展现高校财务绩效考核框架体系的功能效用。对于高校财务绩效考核框架体系来说,依据简单明了的财务数据内容,完成精准的高校教育规划。同时,高等院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具有较强的容纳性,对于财务报表内容展现多样化特点,满足实际财务管理工作的统筹兼顾要求。与之相对应增添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职能,从而以多重角度推进考核进行,从根本实现提升高校的实际教学效率的发展目标。

2.财务运行绩效指标

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从定义标准上具有特殊性,随着高等院校的持续建设发展,相关资源逐步扩展,涵盖的种类展现出多样化特点。财务管理工作本身是组织机构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对于非营利性质的高等院校来说,同样占据着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其中特别是对于财务绩效考核管理来说,按照财务运行绩效指标为核心,全面落实高等院校财务管理运行效果的评估判断,更好衡量高校运营资金的周转情况,提升相应的资金效用价值。也就是说,高校财务绩效考核管理框架体系建立,必须重视财务运行绩效指标的实际应用,完成高等院校财务管理能力水平的标准设定,更好验证高校财务运营效果。财务运行绩效指标涉及多层面的指标内容,不仅仅包含高校当前的运营效果判断,同时包含高校今后持续发展动力供给的财务依据,可以作为全面判断高校运营成果的复合指标。高校在扩张校园规模时,需要大量的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从而更好推动高等院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等院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增强高效的资金运营能力。高校的财务运行绩效考核指标中,自筹经费年增长率数据内容可以真实直观地展现高等院校的资金筹措能力,保障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3.财务发展潜力指标

高等院校需要对财务管理考核进行发展潜力指标设定,完成高效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完善,特别是对于高等院校的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数据内容予以高标准要求。在高校财务管理实施阶段,需要应用科学合理的财务绩效考核体系,完成宏观层面的高校发展潜力探究。随着进一步剖析高校财务发展潜力衡量指标,选择使用高校负债总额指标。对于高等院校在其运营发展的阶段过程中,自身的负债金额或是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时,直观表现为经费投入支出较多,对于高校今后的发展产生制约。所以,注重高等院校的财务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应用财务发展潜力指标划分,完成高等院校发展潜力判断,从而更好避免高等院校项目内的潜在资金流转现象。逐步提升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用价值,推进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的稳步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对于高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中,选择性应用财务会计科目中的应收账款以及流动资金的占比情况,了解高等院校的现金流状况以及无形资产的变现能力,继而充分展现出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层面的发展潜力。

4.财务综合实力指标

对于当前高等院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的创设建立,需要注重财务管理以及学术管理两个层面管理内容的融合性效果。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持续显著提高,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伴随其建设规模相应有所扩大,注重高等院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的综合实力指标应用,实现高校综合教学价值培育,提升教育经费的综合管理质量,从而加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有序性。除此之外,对于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实践来说,充分发挥高校的财务实力,深入探究高校财务的运转状况,激发高校财务的运用潜能,借助财务综合能力指标予以全方位立体化的精准评估。财务综合实力指标主要是高校自身的教学状况以及人才培育能力为标准,从国家政府教育机构获取的调拨资金能力。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关键是确保筹措资金的高效率应用,展现高质量水平的教育资金价值。具体的内容为高等院校当前年度的资金收入总值,财务数据与高校财务综合能力成正比。同时,在高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表现为财务工作质量水平的数字化评估,印证了年末高校资产总值判断实际发展状态。通过加强高等院校专业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促进高校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优化升级,呈现出精准化的财务考核体系特点,满足当前的绩效管理工作开展需要。

高等院校财务绩效考核工作可以从根本上有效地优化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配置。与此同时,对于高校教学规划,增强高校学生人才培育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我国教育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都具有重要建设性指导意义。也就是说,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必须加快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结合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基本特点,从而更好地提升高校教育水平,逐步提升高等院校对于综合性人才培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侍杉杉.浅析建立高校财务核算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8).

2.冯大勇,杜烨.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绩效考评问题与解决路径的若干研究.全国商情防砺垩芯浚?015(28).

3.高振东,祝慧洁,赵新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在高校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体系高等院校
县区局供电所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分析
供电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诊断优化研究
烟草商业企业流程型营销组织的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创新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