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外治法对糖尿病足干性、混合型坏疽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研究

2020-06-12张月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干性坏疽

张月

[摘要] 目的 研究对糖尿病足干性、混合型坏疽患者应用中医外治法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6月—2019年7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干性、混合型的坏疽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对应治疗,给予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消毒和清创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干性、混合型坏疽患者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糖尿病足;干性;混合型;坏疽

[中图分类号] R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b)-0047-0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极易复发,而糖尿病足干性、混合型坏疽的致残率极高,因此,必须采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1],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次研究选择2017年6月—2019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二性、混合性的坏疽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糖尿病足干性、混合型坏疽患者应用中医外治法的效果,报道見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干性、混合型坏疽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大的69岁,年龄最小的43岁,平均年龄为(55.25±4.25)岁;糖尿病的病程在1~10年之间,平均病程(5.28±1.09)年;足坏疽的病程为1~2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3.78±2.58)个月;干性坏疽共13例,混合型坏疽共17例;足溃疡分级为2级有4例,3级有10例,4级有13例,5级有3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大的71岁,年龄最小的42岁,平均年龄(58.57±4.16)岁;糖尿病的病程在1~9年之间,平均病程是(4.74±1.24)年;足坏疽的病程为1~18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1.28±2.04)个月;干性坏疽共12例,混合型坏疽共18例;足溃疡分级为2级有5例,3级有11例,4级有13例,5级有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较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降压治疗、调节血脂处理、抗生素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治疗、扩张血管治疗和营养神经治疗,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和健康宣教,引导患者合理饮食,告知患者有关糖尿病足干性、混合型坏疽的病因、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的知识[2]。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外科消毒和清创治疗,具体的流程为: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消毒完毕后使用无菌纱布将创面覆盖,观察患者的创面大小和情况,对其进行清创处理,针对干性的坏疽,等到坏疽的感染得到控制之后,其会有明显的分界,将坏死的组织剪去;针对混合型的坏疽则要进行多次清除,将腐烂的肌腱、死骨和肌肉等彻底清除,之后再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足进行反复的冲洗,使用红油膏外敷于患足的创面并进行包扎和固定,1次/d,持续治疗4个月[3]。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外治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内容包括:①外敷:针对干性坏疽患者应用中药外敷,使用红油膏外敷于患足的创面,为使坏疽与人体的正常组织边界分离,可加用精红花酊剂湿敷拔干。②中药外洗:针对湿性坏疽和混合型坏疽患者应用中药熏蒸和外洗,中药成分为在阳和汤的基础上,加用30g 生麻黄和制附片、20 g干姜、30 g当归、20 g肉桂、6 g细辛、30 g金银花、20 g牛膝、30 g熟地黄和20 g红花,将其混合放入1 000 mL的水中,使用大火将其煎熬1 h,将中药外洗液倒入熏蒸机中,引导患者将下肢放入熏蒸机内,将温度调节为42℃,每次熏蒸80 min,每日熏蒸1次;熏蒸结束后将中药液倒入盆中,等待药液温度降低至40℃时,以中药液外洗患者的下肢,每次外洗30 min,1次/d;如果患者阴虚毒盛,则药液的成分可加用15 g紫花地丁和30 g玄参;若患者的疼痛较为明显,则药液的成分可加用15 g海藻、30 g没药和20 g乳香[4];③消毒和清创:患者经过不同的外治法后,对其进行消毒和清创,针对干性的坏疽等到感染得到控制之后,其会有明显的分界,将坏死的组织剪去;针对混合型的坏疽则要进行多次清除,将腐烂的肌腱、死骨和肌肉等彻底清除,之后再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足进行反复的冲洗,使用红油膏外敷于患足的创面并进行包扎和固定,1次/d。持续治疗4个月。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的评定标准参照生活质量自评量表,采取百分制,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为:①显效: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症状显著改善;②有效:患者的创面愈合面≥50%,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患者的创面增大,患足的坏死组织增多,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

1.4  统计方法

将得出的结果数据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有1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有2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8.48±3.42)分,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1.22±5.14)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7.94±3.29)分,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2.34±3.84)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而人体的足部是糖尿病的一种重要靶器官,可引起一系列的足部问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极易复发,治愈率较低,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当糖尿病足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时,就会表现出干性或者混合型的坏疽,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加大了治疗的难度。因此,必须采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对糖尿病足干性和混合型坏疽进行治疗。

在中医领域,将糖尿病足干性和混合型坏疽归纳于“脱疽”和“消渴”的范畴,认为其是因皮肾阳虚和湿聚成痰而引起,治疗该病的方法就在于扶阳温阳和祛瘀化痰。在中药成分当中,生麻黄具有疏风散寒的作用,可以让外周血管进行扩张;肉桂具有温补肝肾的作用,可增强机体的抵御能力;红花能够活血化瘀,起到解除痉挛的作用,从而避免血栓形成,达到降压和抗炎的目的;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能够抗炎和解热,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将中药混合煎制成药剂,通过熏蒸和外洗,能够去腐生肌[5],中药外治法对糖尿病足干性、混合型坏疽有着极佳的治疗效果。

该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对应治疗,给予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消毒和清创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有1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有2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8.48±3.42)分,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1.22±5.14)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7.94±3.29)分,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2.34±3.84)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足干性、混合型坏疽患者应用中医外治法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轶轩,张军旗,马淑肖,等.糖尿病足的中医外治法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9):74-76.

[2]  杨万凤,谢薇,田恬,等.糖尿病足溃疡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9):94-97.

[3]  邱祥,郑颖芳.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7):17226.

[4]  楊海娜,李大勇.糖尿病皮肤溃疡中医外治法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5):613-616.

[5]  张玉,胡皓,赵国岑.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3):22-23.

(收稿日期:2019-12-06)

猜你喜欢

中医外治法干性坏疽
薯蓣皂苷元调控Nrf2信号通道干预大鼠干性AMD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感冒的中医外治法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体会
干性女人和油性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