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化学生本课堂构建的几点思考

2020-06-12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苏丽花

天津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情境

■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 苏丽花

初中生对化学知识比较陌生,加上初中化学知识繁琐、复杂,学生会对化学形成枯燥、乏味的印象。而且部分教师依旧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无法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中,这样就会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效果。比如,目前受到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传授知识、讲解例题时会直接告诉学生思考方向,或者直接告诉学生解题过程,没有带领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虽然便于管理课堂教学,保证学生接受信息的一致性,但也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无法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再比如,新课改的背景下,情境教学开展得风风火火,但也有教师认为情境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教学目标合理创设情境,导致学生对教学重点认识不清晰,无法理解抽象、复杂的化学知识,不利于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初中化学生本课堂的构建意义

初中化学生本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落实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教学活动真正服务于学生,在教学中尊重和信任学生,积极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

展。教师要认识生本教育思想是发挥学生的潜能、展现学生生命的价值。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调动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能自觉投入教学活动中,在探索和实验中体会化学的乐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增强初中化学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或许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厌烦、抵触心理,影响到学生学习效率和今后学习生活。因此,教师要认识到生本课堂的构建意义,深刻理解生本课堂的内容,在构建初中化学生本课堂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注重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使学生能自主运用化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初中化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构建初中化学生本课堂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规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但并不是每位学生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通过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或者情景设定开展教育教学。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小实验导入教学内容。例如在《溶液的形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自来水、食盐水、蔗糖水、油、牛奶以及各种饮料,让学生将这些物质分类,思考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接着可以让学生将桌上的药品和溶液混合在一起,提问学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溶液,物质之间有没有进一步分类。在实验操作中引发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探讨,引出溶质、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等概念,使学生初步理解溶液的概念。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对化学课堂的注意力。例如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金刚石和石墨小故事视频,边观看边思考,调动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求知欲,从视频中获得相关教学信息,从而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多样化教学情境能保持学生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新鲜感,引导学生用已有的认知解释新知识,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建化学探究课堂

在构建生本课堂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化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因此,教师要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通过常见的生活现象来引发学生对知识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爱护水资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水资源的实况录像,提问学生地球被四分之三的水覆盖,可为什么有些地方还会出现缺水现象,再为学生讲述相关故事,指出在世界范围内,每八秒就会有一位儿童因为缺水死亡,带领学生总结出水资源短缺是由于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废水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随意排放等原因导致的。之后带领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各地区人均用水量图示,使学生主动探索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以洗衣粉的化学元素解析生活中哪些东西会对水造成污染。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能解决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教师应突出明确课堂教学的服务对象,组织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化学潜能。因此,教师在构建初中化学生本课堂过程中要利用导学案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将预习环节产生的疑问带到课上交流和探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编写导学案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及教学目标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导学案编写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制定导学案,先让学生在预习环节自主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试着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并思考在利用煤球炉做饭时,哪种物质会发生反应,在换煤球时会有什么感觉,是由于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吗,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可能发生哪种变化。在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质量守恒定律,教师为学生总结和补充,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初中化学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课件教学,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甚至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过程,完成教学课堂完成不了的实验。比如,目前一些教学软件已经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电脑上或者平板上设计实验,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优化实验教学,尤其是一些带有危险性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软件中通过模拟,更好地掌握规范的实验步骤,让学生了解到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而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开展。例如,在《燃烧的条件》这节课的实验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火灾现象,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哪些物品会引发火灾或爆炸,发生火灾时应如何自救,还可以将重点画面反复或放大播放,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印象,增强学生防火防灾意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实验兴趣。这种方式能优化实验教学的结构,深化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印象,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构建初中化学生本课堂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问题,尽可能满足全体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以此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从而促进初中化学生本课堂的构建。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护患情境会话
奇妙的化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