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有效开展初中德育教育的策略

2020-06-09韩延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初中策略

韩延军

摘 要: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在初中开展德育渗透教育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抑或是对于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将德育渗透摆在与认知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地将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學始终,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 德育教学 策略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初中阶段则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同时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奠基时期。在当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继而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德育手段进行探究,以切实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成效。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核心舞台,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德育渗透的主要渠道,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阵地,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认识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每一学科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做到融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从而获取理想中的教育效果。

从总体上来说,在利用课堂教学这一渠道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应注意把握学科性质和特点,将德育因素巧妙寓于其中,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德育渗透的实效性。首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结合教材内容和新课程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而非在教学内容之外进行“附加”,这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原则。其次,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亦是如此,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作为德育渗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自觉地、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更好地教书育人。最后,教师还应深入学习教学大纲,明确其中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培养要求,将德育灵活生动地融合于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达到教育教学合二为一。

二、做好学生思想宣传,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很强,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好的环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品格的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做好学生的思想宣传工作,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在无形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首先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特点,熟识学生的爱好、习惯等,以进一步明确德育培养目标。实际上,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日趋成熟,情感表现虽积极但肤浅,初中阶段正是叛逆心理最重的一个阶段。针对这一性格特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注意学生情绪的波动及变化,及时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建立评比考核制度,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为全面贯彻“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针,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应善于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加以有效利用,加快建立健全德育评比考核制度,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地营造德育的良好氛围,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觉遵守道德准则的主动性,使德育更有成效。

为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各科教师可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制定评比考核制度,具体包括考核办法、考核细则和奖惩办法三方面内容。其中,考核办法为每个学生的基础分数为80分,在考核过程中分别进行奖分和扣分的办法进行评定。考核细则包括“上课”“作业”“活动”和“其他”等几大方面内容,比如上课迟到一次扣2分;作业完成情况好、正确率高加1分;无故或借故不参加教师组织的课外实践活动,扣5分;不尊重教师,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视情节扣5—10分等。教师可在月末、季末或学期末对学生的考核分数进行汇总分析,视其分数高低奖优罚劣,以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使德育工作更富成效。

四、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凝聚强大教育合力

德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家庭与学生的密切配合。由于学生在校主要是接受知识教育,而素质教育大多依靠点滴的积累和培养,既无法用成绩来衡量,也不能记录进档案,这时就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这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各学科教师应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成绩波动情况等。此外,教师还应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具体特点,与家长一同分享独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以切实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与家长共同制定家校共育目标。通过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而且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其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教育的正确方向前进。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应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扎实的德育管理手段,以使初中德育工作更富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丽《对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甘肃教育》2018年第23期。

[2] 黎青《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思路及对策》,《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6期。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初中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