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基于学科素养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

2020-06-09李瑞雯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学科素养历史教学

李瑞雯

摘 要:初中升入高中,面对新环境、新知识、新要求、新压力,学生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何使这个过程衔接无缝,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思想。本文介绍了目前基于学科素养进行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问题的对策,期有所得。

关键词:学科素养 初高中衔接 历史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起来越重视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所获得的与该科目相关的基本素养。学科素养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高中开展的历史教学其实是对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扩充,但是由于初中和高中属于不同的学习层次,进行历史教学时容易发生断层。为此,要找出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一、为什么要基于学科素养来进行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到,一些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历史的压力明显增大,有许多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初中历史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低,只需要学生了解历史的基本框架,了解到历史的真相,能对历史做出自己的评价。而高中历史虽然只是对初中历史知识进行了扩充,但它更注重细节,内容更加复杂详细,需要学生对已知的历史材料做出分析,具有从多个角度,不同的历史观看待历史的能力。这对初入高中的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需要一个过渡阶段。基于学科素养来进行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历史观,令这一过渡期显著缩短。

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历史学习要求不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

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高中历史教材中历史知识多而纷杂,对新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例如“辛亥革命”一节,初中生只需要记住辛亥革命的时间、地点,大概地理解辛亥革命带给中国的影响,而高中生不仅要记住辛亥革命的发生时间、地点,还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进行分析,分析历史事件便是要求较高的学习要求。

2.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教师的衔接教学不能满足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在进行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时,部分历史教师没有和学生进行沟通,使用较为死板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历史课程内容的讲解。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换了新教师本来就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再加上教师乏味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听课兴趣缺缺,教师也丧失了讲课的兴致。师生关系紧张,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难以进行。再加上有些历史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没有办法来解答学生更加深入的问题。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借助各种网络设备来对学生展开教学,过于依赖网络。没有自己的思维,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努力地讲课,学生觉得毫无新意,导致所开展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独特魅力。

3.学生本身对于历史学习缺乏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想要进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就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但是学生仍然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认为历史课并不重要,在学习历史时漫不经心,学生的历史基础比较低,很难去学习更深层次的历史知识,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讨厌历史学习的情况。

三、改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措施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开展时存在着一难度,可以通过以下三项措施来改善。

1.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历史知识

对历史课程的教学更加重视的应该是学生是否能深入的挖掘历史知识,是否明白历史的内涵,学生通过哪些方式来开展历史学习,是否能通过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开展历史衔接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课后测试、开展实践活动、同学之间合作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并且要让学生做出自我评价,让同学、家长、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开拓自己的思维,更好地参与到歷史学习之中。

2.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模式下的历史教学,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遇到事情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借助别人的帮助,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为此要利用多种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能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加入历史学习中。

3.使学生保持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

教书是为了育人。学生学习历史可以借鉴历史中的例子来发展自己。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让学生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培养并且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总之,基于学科素养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进行衔接是必然趋势,虽然在具体教学中存在问题,但在教师调整教学思想、调节教学方法后,这些问题都能消弭于无形。

参考文献:

[1] 林义元《历史课外阅读—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桥梁》,《中学课程资源》2017年第1期。

[2] 王玉军、王唯薇《提炼核心概念衔接历史教学—“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学习进阶设计》,《江苏教育》2017年第67期。

[3] 王雪英《历史专题教学下初高中衔接问题应对策略探究》,《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年第2期。

[4] 王景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思考》,《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初高中衔接学科素养历史教学
历史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阅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浅谈《物理初中—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用书》的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