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2020-06-09朱孟启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初中语文中含有大量传统文化内容,老师应基于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延伸其中的传统文化价值,以传统文化为媒介,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与传统美德的发展。本文结合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的实践,试图探究出一条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传统文化渗透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发挥阅读教学的优势,积极展开传统文化渗透,利用教学模式的延伸,切实开展传统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获得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念。在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育过程中,笔者结合群文阅读教学、传统诗词创作教学、师生互动讨论、多媒体教学等途径,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促使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并自觉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

一、利用群文阅读拓宽传统文化学习视野

群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在课文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素材展开阅读,从而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就课文与群文阅读素材进行对比,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更好地开展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群文阅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八年级上册“《孟子》二章”的阅读教学,依托课文“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引入“寡人之于国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等《孟子》篇章,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课文与群文阅读素材展开阅读,并在小组讨论中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群文阅读后,教师就孟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并为学生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思孟学派”。为学生解读孟子的思想是基于“性善论”,并解读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仁政思想”“良知良能思想”。通过群文阅读教学,促使学生在阅读与讨论过程中,学习到更为丰富孟子思想内容,有效地扩充了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基于诗词教学开展传统诗词创作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学中,以课本中的诗词体裁为基础,开展传统诗词创作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古体诗词表达心声,使古诗词文化得以传承,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例如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基于对元曲《天净沙·秋思》的阅读教学,在为学生解读“天净沙”曲牌的体裁结构基础上,为学生展现了《天净沙·秋思》中“由景入情”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仿写。学生在仿写过程中,纷纷借鉴原作中的重叠式景物描写手法,创作出了具备情境特点的散曲作品。如学生A创作的《天净沙·春景》:“春风绿柳春花,恰到万物萌发。朝阳映下,你我共享韶华。”从春天的景物特点描写入手,体现出青年学生的朝气蓬勃。

三、通过互动阅读加深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师生互动讨论教学的开展,需要建立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由教师的引导入手,组织学生在阅读后,就阅读体验开展互动讨论,在此过程中丰富自身知识、交流彼此体验、升华思想理解,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开展手段。在师生互动讨论中,基于传统文化渗透的主线,为学生在阅读之前设置相应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自主阅读,以此促进学生在主动地学习过程中发展知识、交流情感、提升思想。

例如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教学,根据课文内容,教师提出三个阅读问题:(1)“通过《论语》十二章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传统文化思想?”(2)“《论语》十二章的思想观点对你有哪些裨益?”(3)“怎样将《论语》十二章中对学习方法的论述引为己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课前提出的三个阅读问题,将课文内容与自身学习情况相结合,在收获了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依照阅读问题掌握了优秀的学习方法论。在之后的师生互动讨论过程中,就三个阅读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们普遍表示,通过阅读《论语》十二章,见证了古人对于学习孜孜不倦的主动心态,需要结合自身当下的学习情况,利用课文中的学习方法促进自身学习进步。

四、依托多媒体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多媒体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延伸,能够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收获知识。我们在初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结合传统文化课文内容展开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收获。

例如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了自《大学》中格物致知精神的起源—“物格而后知致”;至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解读—“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再到课文中王阳明早期的“守仁格竹”与心學思想成型后对格物“去其不正以为正”与致知的“致良知”解读,系统地为学生展现了“格物致知”在我国传统哲学史中的发展脉络。学生通过了解“格物致知”的整体历史,理解了“格物致知”思想的根源,促进学生更好地把“格物致知”精神运用到生活与学

习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依托阅读教学模式开展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这样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促使学生对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产生“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吴晓樱《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实施—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24期。

[2] 桂佰芝《文化延承教学相长—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探析》,《语文天地:初中版》2018年第11期。

[3] 张双敏《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学周刊》2017年第8期。

(朱孟启,1977年生,男,汉族,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