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

2020-06-09赵春梅

黑河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案例教学法中职学校

赵春梅

[摘 要]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德育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各阶段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品德教育都极为必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中职学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职业人才的责任,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无法保证相应的学习兴趣,在这种背景之下,针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校;案例教学法;职业道德与法律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之下,社会群体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相应地也给职业人才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学校必开的课程,也是学生能够提高道德水平的基础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以及优势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起来,案例教学法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来调整最为适宜的教学步骤,提供相应的案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讨论以及研究。案例教学法模式应用最大的优势是让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更为简单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内容。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增进师生的交流,完成更为有效的课堂互动,在这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显著提高学习效率。结合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将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来保证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有效运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1.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直接决定学生对其中内容的理解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案例选择适当与否会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对于案例的选择以及应用,需要从以下几点加以注意:

一是所选择的案例一方面需要贴合于课本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所选择的案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则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容积极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是案例选材不宜千篇一律,要做到新颖。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以及信息传递速度都越来越快,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非一成不变,作为教师而言,其选择的案例需要符合时代的旋律,贴合社会价值观念,让案例教学起到帮助学生认知社会、初步了解学生工作环境的作用,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是案例在类型划分上,分为积极类案例与消极类案例,教师在案例选择过程中,需要控制不同案例的比例。如果列举的案例当中,消极类的案例数量过多,则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消沉情绪,但适当地应用消极案例,可以让学生产生引以为戒的心理,对于职业道德观念的建立来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是案例选择需要注意其内容的开放性。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进展,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开展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所应用的教学案例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可以让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来发散思维,实现多角度、多方向的思考。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而言,案例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合理而恰当的案例可以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案例的讨论

学生思维的拓展以及知识的获得都是通过案例的讨论过程来实现的,在案例教学当中,案例的讨论是其中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想到的问题从自身方面来发表意见,完成交流,这是学生拓展思维的过程。经过高质量的讨论,学生可以从更多角度来看待问题,形成更为周密的思维。案例教学中,学生主要参与的环节就是案例的讨论,在该过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表层信息加以处理,从而直接分析其案例中的本质问题,表达自身的观点。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自身的见解,集思广益,师生共同推动课堂的进展。

3.案例的评价

在讨论完成后,即可以针对案例进行必要的评价。在该环节上,学生需要及时判断案例的性质、总结其中的问题,领悟其与课堂所学知识的共性。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区别,对于案例的分析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学生的意见以及观点,补充其中的不足,纠正其中的偏差。教师需要明确本案例的作用,尤其是学生需要在本案例当中有所感悟,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更好地让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积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中,教师并不可以将其完全取代基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需要以基础的教学方式为基础,将传统教学以及案例教学法的优势、特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由于新的教学方式的加入,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的流程来看,案例教学法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和讲解之间的关系,如果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过多干涉,则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发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学习成果。

2.保证案例教学应用的目的性

為了保证案例教学法可以在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上起到必要的效果,需要保证其应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引,从而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效率。从这个角度来看,需要首先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案例教学的应用当中,需要教师从多角度来对已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以及案例的激发过程中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如果偏离了教学目标,学生将无法掌握本案例呈现的重点内容,很可能会导致教学效率大打折扣。一方面需要保证该教学方法应用的合理性,也需要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来作为指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效果。

3.教师应具备实施案例教学的能力

尽管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发挥各层次学生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案例的选择和教学设计工作。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适当的课堂氛围,既要使学生达成一定的共识,又要给不同的见解以空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结束之际,教师还要善于总结,从案例中提炼出相关理论。

4.案例教学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实际

中职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多,对职业了解甚少,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认真的思考,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尚未形成。由于先选择了专业再进行学习,他们非常渴望了解自己将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但又感到前途未卜,这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尽量选择中职学生毕业后将会遇到的案例,对学生起到警醒的作用。另外,最好选择本校毕业生在毕业后遇到的案例,让学生不觉得遥不可及,切身感受到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的重要,从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热情,热爱所学专业。

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而言,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常识、职业道德的应用以及实践能力。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对于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针对其应用要点进行分析,积极应用显得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孟贵会.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 文教资料, 2016,(26).

[2]唐冬梅.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23).

[3]黄惠珠.巧用案例教学法 优化中职德育课教学——以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为例[J].科技信息, 2012,(19).

[4]邵勇骏. 案例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J]. 新課程(上), 2011(6).

[5]曾荣文.浅析案例教学法与警钟效应在中职法律教学中的应用[J].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03).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案例教学法中职学校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