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那西普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评价

2020-06-09温翠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氮磺生物制剂吡啶

温翠英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肾脏风湿科 366000

强直性脊柱炎(AS)是脊柱关节炎(SpA)的原型疾病,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累及脊柱旁软组织和周围关节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青壮年男性群体患病率较高、致残率高、病程长等特点[1]。目前致病机制未完全明确,尚缺乏有效根治手段,给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AS的治疗以尽早、最大限度地控制炎症、改善功能、减少畸形为主要目标[2]。通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糖皮质激素(G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其中DMARDs的柳氮磺吡啶是疗效确切、经济实惠的传统治疗药物,而TNF-α抑制剂依那西普因其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病情在国内广泛使用,但是哪一种药物在AS治疗中具有优势呢?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上述两种药物在AS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来进行客观评价,以期为AS用药方案的选择上提供更多基础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美国纽约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1984年),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PEMS3.0软件产生随机数表随机分为依那西普组与柳氮磺吡啶组。依那西普组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27.43±5.66)岁,平均病程(5.17±1.08)年。柳氮磺吡啶组15例, 其中男13例,女2例,平均年龄(26.81±5.58)岁,平均病程(4.64±0.82)年。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符合开展本次研究的基础条件。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辉瑞制药生产的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进行持续的基础治疗,0.2g/次,2次/d。依那西普组经上臂皮下注射三生国健药业生产的依那西普治疗,25mg/次,2次/周,持续用药3个月;柳氮磺吡啶组口服信谊天平药业生产的柳氮磺吡啶,1.0g/次,2次/d,持续用药3个月。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12周对两组分别进行复诊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8周、12周的临床症状和改善情况,观察指标有:反映患者各项身体功能的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0表示容易完成,10表示不能完成;评价AS疾病活动度的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0表示没有影响,10表示程度极重;反映患者体内炎症情况的红细胞沉降率(ESR,正常值:男性15mm/h,女性20mm/h)和C反应蛋白(CRP,正常值≤8mg/L)。

1.4 疗效评定 根据晨僵时间、腰背疼痛、关节肿痛3项临床症状及ESR、CRP的2项炎症指标进行疗效判断。显效:患者3项临床症状缓解,2项炎症指标降至正常范围。有效:患者3项临床症状改善50%以上,2项炎症指标下降50% 以上。无效:患者3项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者加重,2项炎症指标下降不明显。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两组的ESR指标在8周(P=0.047)和12周(P=0.039)差异显著,两组的CRP指标在12周(P=0.021)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BASFI、BASDAI、ESR、CRP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周另外一组比较,#P<0.05。

2.2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但依那西普组总有效率高于柳氮磺砒啶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AS)于1963年被美国风湿学会(ACR)正式命名,是脊柱关节炎的一种常见类型疾病[3]。ACR与美国脊柱炎协会(SAA)发布的新指南(2019)中保留了将NSAIDs作为疾病活动期AS治疗的首选用药[4],本文采用NSAIDs的塞来昔布胶囊作为基础药物进行持续治疗,与新指南的建议相吻合。相关专家组[2]的专家建议中指出,依那西普治疗AS通常在2周内就有明显疗效,12周到达疗效的平台期,故本文选择试验周期为12周。

柳氮磺砒啶主要通过5-氨基水杨酸发挥抗炎和免疫抑制等作用。TNF-α抑制剂可通过阻止炎症因子的作用来减轻患者的疼痛与僵直,对早期和中期患者疗效显著,已得到广泛认可。依那西普是一种重组可溶性融合蛋白,其通过中和血浆或细胞膜表面的TNF-α而发挥作用。本研究两组药物治疗12周后,ESR和CRP的炎症指标均有下降,这可能是促进BASFI、BASDAI临床症状指标改善的原因之一。根据以往临床数据显示,患者年龄较小、膝关节肿痛反复、ESR和CRP的炎症指标高的患者应尽早选择生物制剂进行治疗。同时,为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建议增加MRI的临床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结果显示,依那西普的临床疗效优于柳氮磺吡啶,但由于大部分生物制剂还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导致长期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的AS患者偏少。Nelly R等[5]的临床试验表明,逐渐减少与长期使用生物制剂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并且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长期使用生物制剂将产生昂贵的费用,甚至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在保证疾病控制的前提下,建议通过延长治疗间隔时间或剂量减半等方式、安全逐渐减少。面对使用生物制剂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风险和昂贵的治疗费用时,还是建议根据临床实际和患者经济能力进行不同用药方案的灵活选择。若出现治疗无效或不良反应时,应考虑更换生物制剂。

综上所述,塞来昔布胶囊+依那西普的治疗方法能显著降低BASFI、BASDAI的临床症状指标和ESR、CRP的炎症指标,对AS疗效显著。随着越来越多生物仿制药物的获批生产和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AS患者必将获得更多的用药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氮磺生物制剂吡啶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吡啶和3-甲基吡啶的合成工艺研究
新厂即将投用!“中草药+功能性生物制剂”成破局之道,金林生物再发力
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及饲喂价值的影响
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勘 误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