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应用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0-06-09

关键词:咪酯芬太尼宫颈癌

陈 红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三人民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是首要选择,患者术后保留卵巢的几率大,治疗效果理想[1]。宫颈癌手术对于麻醉方法的要求很高,医学界内一直在探究哪种方法更加安全、有效。本研究中针对宫颈癌手术患者,予以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药,研究过程与结果作以下汇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理科室内接受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抽取122份纳入研究,收入时间为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以随机算法为依据,均衡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1人,年龄范围50~67岁,平均(58.3±4.2)岁;体重51~66 kg,平均(58.1±3.6)kg。另一组为研究组,年龄范围51~69岁,平均(59.6±4.4)岁;体重50~67 kg,平均(57.3±3.4)kg。上述资料比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指导两组患者于术前8 h施行禁食禁饮,进入手术室后密切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随后打开静脉通道,利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进行监测,维持数值为40~60。麻醉诱导前,首先输入晶体5 mL/kg。予以维库溴铵、芬太尼作为麻醉诱导,剂量分别为0.5 mg/kg、4 μg/kg。对照组予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药,丙泊酚于术前由专业医师调制为乳剂,剂量0.15~0.2 ml/kg,瑞芬太尼持续泵入,剂量0.1~0.4 μg/(kg•min)。行机械通气,具体参数:呼吸频率每分钟12~14次,呼吸比1:2,潮气量8~10 ml/kg,呼气末CO2分压为35~45mmHg。手术完成前5 min停止用药[2-3]。

1.3 观察指标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分别于麻醉诱导前、诱导后5 min、置管后5 min、拔管后5 min进行记录;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停药至拔管、停药至清醒时间,将数据编入表格;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出现不良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由SPSS 19.0软件作为数据支持,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血压水平、麻醉相关指标以(±s)形式编入表格,采用t检验;不良症状以n(%)形式编入表格,采用卡方检验;数据比照得P<0.05,则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术中血压水平变化比照分析

就整体变化水平来看,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出现下降,血压水平趋于正常范围,数据比照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数值可查看表1。

表1 患者术中血压水平变化比照分析(±s)

表1 患者术中血压水平变化比照分析(±s)

注:*与对照组相比,不具统计学意义

组别 麻醉诱导前 诱导后5 min 置管后5 min 拔管后5 min对照组(61例)收缩压(mmHg) 140.52±12.38 138.96±10.23 138.02±13.26 134.10±12.07舒张压(mmHg) 78.28±10.06 76.61±10.31 77.02±9.47 76.02±9.31收缩压(mmHg) 140.38±11.56* 138.72±10.41* 138.03±13.14* 133.85±11.94*舒张压(mmHg) 78.26±9.83* 76.34±9.96* 77.10±9.81* 75.96±9.44*研究组(61例)

2.2 患者手术麻醉相关指标比照分析

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停药至拔管、停药至清醒时间相差无异,数据比照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数值可查看表2。

2.3 患者术后不良症状比照分析

对照组中出现1人呕吐,1人恶心,观察组中出现2人呕吐,数据比照得P>0.05;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对照组中出现8人肌肉震颤,6人躁动,观察组中仅有2人出现肌肉震颤,数据比照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具体人数可查看表3。

表2 患者手术麻醉相关指标比照分析(±s)

表2 患者手术麻醉相关指标比照分析(±s)

停药至清醒时间(min)对照组(61例) 3.42±0.43 12.61±1.58 5.03±1.01研究组(61例) 3.44±0.40 12.43±1.55 4.96±1.12 x2值 0.266 0.635 0.363 P值 0.791 0.527 0.718组别 麻醉诱导时间(min)停药至拔管时间(d)

3 讨 论

依托咪酯是手术前麻醉诱导的常用药物,属于静脉全麻药,临床上的应用时间长达30年,大量用药记录反应其安全性很高[4-5]。在用药剂量适宜的前提下,依托咪酯对于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轻微,患者静脉压、心率等几乎无变化。此外,该药引起患者呕吐、恶心的几率高达30~40%,肠胃功能不佳患者尽量不用。瑞芬太尼与其他芬太尼类药物的特点存在显著不同,用药后可在人体中迅速水解,起效快,同时维持时间较短,仅5~10 min[6]。在临床上适用于全麻诱导或维持镇痛,代谢、排出速度快,患者体内无蓄积。上述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麻醉诱导、停药至拔管、停药至清醒时间相差无异,P>0.05;术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为6.56%,与对照组比照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患者术后不良症状比照分析[n(%)]

总而言之,针对宫颈癌手术患者,予以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药,临床麻醉效果较好,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咪酯芬太尼宫颈癌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对骨科高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布托啡诺对依托咪酯致患者意识消失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