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

2020-06-09杨生英

关键词:预见性血糖发生率

杨生英

(青海省交通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8)

女性处于妊娠期,体内激素变化显著,极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异常等问题,进而引发妊娠期糖尿病[1]。妊娠期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对母婴健康均会产生不良影响,为此需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研究,重点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6,研究组患者年龄为23~35岁,平均年龄为(27.69±5.3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4~31岁,平均年龄为(27.61±5.26)岁,常规资料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本次研究结果无影响。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及药物护理、运动及家庭护理等。

心理护理: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护理人员于患者发生相关病情前采取预见性心理护理干预,疏解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通过播放音乐、认知行为干预、冥想、阅读等方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调节负面情绪。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告知其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及注意事项,并讲解预见性护理的作用,提供其依从性。

饮食及药物护理:以少食多餐为基本原则,控制每日热量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孕期体重过度增长,加强血糖检测。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告知其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患者血糖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运动及家庭护理:定期测量患者体重,引导其通过上下楼梯,散布等方式完成每日适当的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30 min。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其增加陪伴患者的时间,并监督患者每日血糖指标及用药情况,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效果。

1.3 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宫内感染、羊水过多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检验方法为x2检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生活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s,检验方法为t检验,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如P<0.05,则两组数据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 果

血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组间血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

3 讨 论

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发病率极高,主要发病原因与妊娠期激素代谢异常、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有关,母体血液指标异常导致胎儿过量分泌胰岛素,脂肪及蛋白质生产量增加,极易导致巨大儿[2]。妊娠期糖尿病也可导致感染及妊娠期高血压风险增加,为此需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

本次研究数据提示,研究组患者经预见性护理干预后血糖、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与常规基础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强调对疾病相关症状的预防。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各项措施以妊娠期糖尿病的病理知识为核心,分析各类高危因素,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心理状态,通过心理护理、饮食及药物护理、运动及家庭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全面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其心理状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3]。

由此可知,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血糖发生率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