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镜检查在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0-06-09王媛媛

关键词:结肠镜结肠炎结肠

王媛媛,李 伟

(包头市九原区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缺血性结肠炎是现代临床医学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疾病,这种病正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主要是患者的肠道免疫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就目前来说,在临床对于这种病症的病理资料进行研究时,还并未发现这种病症的具体病因,患者在发病后主要以溃疡或炎症为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直肠、远端结肠以及全结肠炎症对于患者正常生活和消化道功能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啊[1]。而患者在发病后选择结肠镜对其进行检查是明确患者病症状况和愈后恢复的重要手段,但不同患者在发病后,有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故而需要采用结肠镜诊断方案以配合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2]。本次研究中,分析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究其结肠镜下特点表现,现将结果报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其中符合标准的例30患者的临床资料作置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该时间段内对我院数据库中,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个体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筛选为实验对象。本次研究所有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信息区间介于20~72岁,年龄均值为(45.8±6.4)岁,患者自发病至入院时间为6~16d。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不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或相关器质性疾病,可耐受本次实验中各项操作以及后续随访,询问患者相关病史以及基本资料后,确认患者可配合本次实验开展,其他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记录分析患者结肠镜检查,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详细记录结肠镜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病理检查状况。

1.3 评价标准

为所有患者的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存在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实验数据由我院统计学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统计软件选择SPSS 22.00,将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界限,实验中计量资料(%)选择x2检验,计数资料(±s)选择t值检验,结果由同组检验人员进行分析。

2 结 果

对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时,患者的缺血性结肠炎诊断准确率可达100%,而患者的发病类型主要以狭窄型、一过型和坏疽型为主。其中以一过型占比最高,为60.00%。见表1。

表1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分级与结肠镜分级之间的关系

3 讨 论

现在临床研究显示,大约有40%~50%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病变部位以乙状结肠、直肠为主,而大约有30%~40%左右的患者病变部位会超出乙状结肠,但并未累积患者的结肠全体[3]。有20%~50%的患者在发病后会造成全结肠病症。

在对缺血型结肠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不仅可以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通过应用结肠镜检查也能够作为临床诊断和评估标准。故而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临床医师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并结合结肠镜检查,结果对其症状进行分析,必要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病灶部位的组织学病理检查,这样能够更为准确的评估患者的病症状况,对于患者愈后判断来说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缺血性结肠炎在临床上的高发人群,以30~60岁的中年人群为主,而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有助于对患者的愈合状况进行判断,总体来说结肠镜检查能够有效诊断患者的缺血性结肠炎愈合状况,是一种临床的有效诊断方案。

猜你喜欢

结肠镜结肠炎结肠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理行为干预和技术配合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意义评价
是否做结肠镜可以挽救生命?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
一例猫巨结肠症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