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2020-06-09单广杰

关键词:内科心绞痛心血管

单广杰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300)

冠心病心绞痛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以前胸区疼痛感明显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常见于中老年群体中[1]。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此疾病临床发病率显著提高,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效果与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

实验组年龄为46~77(48.75±0.73)岁,男女分别为12(60%)、8(40%)例。

对照组年龄为45~75(48.80±0.69)岁,男女分别为10(50%)、10(50%)例。

纳入依据:①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②自愿参与研究;③研究项目报告已经递交给院内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

排除依据:①治疗依从性极差;②临床资料缺失严重。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予以SPSS15.0软件处理,差异性不形成,即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口服阿托伐他丁钙片,每天一次,每次剂量20毫克,且服用时间为睡前[2]。同时,需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且每天服用一次,剂量分别为100毫克与50毫克。

实验组应用常规治疗联合心血管内科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以此为基础加用心血管内科治疗。混合25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与15毫升舒血宁注射液混合,以静脉滴注的方式每天给药一次。同时,患者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每天服用三次,每次剂量为20毫克。

1.3 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实验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每周发作次数、症状持续时间等多项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 15.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若P<0.05,即代表数据有差异性,临床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实验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表1)。

表1 实验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每周发作次数、症状持续时间比较(±s)

表1 实验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每周发作次数、症状持续时间比较(±s)

症状持续时间(min)实验组 20 85.67±5.11 1.23±0.33 2.05±0.26对照组 20 71.34±5.03 4.35±0.44 3.87±0.43 t值 8.9376 25.3692 16.1977 P值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n 生活质量评分(分)每周发作次数(次)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且以老年人群为主。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很容易引发心肌缺氧缺血的情况,进而诱发冠心病[3]。病发后,会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而出现心肌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患冠心病心绞痛。由于此疾病的病因复杂,且发病后疼痛感强烈,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应用常规治疗联合心血管内科治疗,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由此证实,联合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心血管内科治疗方法,可有效增强临床治疗疗效,推广可行性显著[4]。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过程中,将常规治疗和心血管内科治疗应用于其中,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同样也为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借鉴价值的依据。

猜你喜欢

内科心绞痛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内转科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