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6-09金旭东李耀扬

关键词:缺血性血流我院

金旭东,国 华*,李耀扬

(内蒙古肿瘤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缺血性脑卒中也称为脑梗死,临床发病率较高,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早期尚未诱发神经功能障碍,利用无创检查手段可确定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等颅内病变情况[1],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作用。TCD检测能够准确分辨颅内血管,直观呈现颅内动脉血管状态,便于医师了解血管闭塞情况,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TCD检测的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于2017年5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6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至我院行健康体检人员6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为59~82岁,平均年龄为(64.83±6.54)岁,对照组人员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为57~81岁,平均年龄为(64.76±6.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具有统计学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TCD检测,利用我院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探头频率调整为7~10 MHz。取患者仰卧位,由颈动脉起始段至动脉入颅内段进行检测,重点检测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椎基底动脉等,记录患者的血液流动方向及血液流动速度、频谱形态。

1.3 评价标准

血管异常包括血流速度加快及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速度减慢以平均血流速度指标判断,1支动脉以上平均血流速度低于正常数值上限2个标准差可认为血管异常。血流速度加快以平均血流速度指标判断,1支动脉以上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正常数值上限2个标准差可认为血管异常,部分患者产生血管杂音、频谱形态异常、湍流,形成侧支循环等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血管异常情况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x2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中大面积梗死38例,其中血流速度加快27例,血流速度减慢5例,血管异常率为(32/38)84.2%,小面积梗死17例,其中血流速度加快6例,血流速度减慢3例,血管异常率为(9/17)52.9%,腔隙脑梗死10例,其中血流速度加快2例,血流速度减慢3例,血管异常率为(5/10)50.0%,大面积梗死血管异常率高于小面积梗死及腔隙脑梗死(P<0.05)。血管异常率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异常率[n(%)]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发病率较高,病情进展速度快,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主要病因与脑血管狭窄或阻塞相关,患者脑血管供血存在障碍,引发脑组织坏死,部分患者神经细胞出现不可逆性损伤,产生偏瘫和肢体麻木、语言及认知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需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并给予抗血栓等对症治疗措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TCD检测的研究组血管血管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大面积梗死患者血管异常率高于小面积梗死及腔隙脑梗死。TCD检测在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中应用广泛,可显示患者的血流速度、方向等参数,提示脑动脉缺血或狭窄等病理变化。缺血性脑卒中与深穿支动脉、皮层支动脉相关,患者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壁厚度增加,利用TCD检查可发现患者早期颅内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也可显示出脑实质的变化情况,目前应用的TCD检测具有二维灰阶成像及彩色成像功能[2],检测的连贯性和准确性较高,便于医护人员早期实施病情评估,制定针对性治疗干预方案。

由此可知,TCD检测可早期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异常,准确率较高,可为医护人员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避免患者病情恶化,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缺血性血流我院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