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合作点亮高中数学课堂

2020-06-08基青青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基青青

【摘 要】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教师应当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作型人才。在数学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合作学习的模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的机会,让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升综合学习的能力。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优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调整教学策略,为高中生构建合作学习的模式,使得高中生可以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做好知识整合。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研究兴趣。

一、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行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首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实行合作学习的模式有助于教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课堂学习目标。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更多元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高中生有更多的自我展示以及知识反思的机会。在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将数学学习的规律与学生学习现状联系在一起,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科学分工,使得高中生可以针对数学问题充分调动自我知识结构,使得教师更有針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激发高中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其次,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借助合作学习的模式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助学习。以往的数学课堂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做灌输式的教育教学,高中生缺少自我思考的机会,容易产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在以往死气沉沉的课堂中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所学、所思,教师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以及学习特点。借助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师激发每一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同学之间取长补短,逐步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模式推行的可行性分析

进入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的复杂性以及抽象性逐步提升,高中生在初中数学知识过渡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总的来说,高中数学的学习特点概括为“难、杂、变、思”,高中数学的整体知识难度增强,对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仅要听懂教师讲解的内容,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将学到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数学问题的处理当中。高中数学知识点数量还多,各个领域之间的交叉性知识变多,例如函数题目的解答与几何思想联系在一起。数学题目的形式变化多样,尤其是数学公式层面,例如三角函数公式有和差化积公式、倍角公式、积化和差公式等诸多的公示形式,使得高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诸多的困难。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给高中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为了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模式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研究数学理论的内涵,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经验,在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学习认知。合作学习的模式使得高中数学课堂讲解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综合学生的课堂反馈,引导学生攻克数学疑难知识点,使得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

不仅如此,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习惯性地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课堂听讲的反馈,学生有疑问也不敢在课堂上提出,往往使得高中数学课堂陷入集体沉默的情况,沉闷的数学课堂氛围不容易集中高中生的注意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实行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为有一定自我意识的高中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上有充足的空间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在与同学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课堂听讲的能力。在合作氛围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从自我独特的角度进行数学知识理论的解读,在合作小组内做好知识的个性化解读,夯实高中生自我数学学习的效果,在合作互助的过程中,教师借助互助学习的方式强化高中生巩固知识的效果,鼓励学生建立缜密的思维能力,弥补知识听讲中存在的不足,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措施

1.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应当做到科学分组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课程教学的目标出发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地使用合作学习模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小组划分。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合理地控制高中生小组的人数,使得每一个成员在合作学习小组内担任对应的角色,综合小组合作的效果,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观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布置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和任务,使得高中生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发言和表现的机会,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全员在数学课堂上的激情,尤其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学困生以及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合作小组,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实现取长补短的数学课堂学习效果。

2.在高中数学合作学习课堂上注重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高中阶段,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数学知识和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数学考核的形式非常复杂、多变,给高中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难度。为了确保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成果,教师应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保障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在推行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

首先,教师在合作学习课堂上使用问题教学的方法。为了有效提升课堂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课堂开始阶段提出研究问题,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高中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建立问题意识,主动思考不同知识理论之间的联系,建立问题解决的意识。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在合作模式开始之前就提出本节课的研究任务:指数函数的性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通过教材、数学习题以及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进行思考,学生先通过教材的阅读来独自思考指数函数的性质内涵,之后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分享和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在既定问题的指导下,教师鼓励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和竞争,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对科学、有效的思考思路进行整合,让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在指数函数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不同的函数类型之间建立思考桥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其次,在合作学习模式推广的过程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高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高中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困难而产生挫败感,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要学会借助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措施,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清晰地梳理抽象性较强的学科知识。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对于空间性较强的数学立体几何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地呈现立体图形,多角度地展示几何理论的验证过程,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更轻松地建立几何体三视图与直观图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建立空间思考的方式,在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建立全局思考意识,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讲解优势,高中生在面对立体几何的时候更从容,深入地理解几何理论,并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加深知识印象,为之后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建立正确的合作推动意识,正确定位

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上的定位,科学布局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以及时间安排。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推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鍛炼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组织能力,科学利用合作学习模式之外的时间进行知识讲解,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点拨、重点知识解析做侧重点的分类。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其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探究的过程中,期间,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课堂管理,辅助学生夯实知识结构,建设问题研究的意识,指导学生的思维方式,让高中生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反思自我知识学习的不足,边思考,边探究,边进步。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观察高中生的课堂合作研究行为,从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出发设置合作研究的任务,对于遇到问题和学生存在的错误行为进行指导,有效保障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使得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教师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应当提升自我要求,严格把握课堂教学环节以及合作学习模式之间的关系,与学生的研究融为一体,倾听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观点,时刻保持教学的敏感性,以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管控能力确保合作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并在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可以及时处理,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4.在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模式中科学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既要确保高中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要保障课堂学习的效果,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使得高中生可以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未来的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为此,在推广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做科学点评,使得学生知晓自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正确点评学生取得的成果,针对性地指导高中的数学问题综合解决能力。例如: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布置任务:以小组的形式研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在小组内创新性地选择几何研究工具,在循序渐进的研究过程中,教师肯定小组合作中创新的结论和研究过程,肯定小组之间的互相帮助以及取长补短,鼓励小组成员自主总结以及判断知识点。科学评价小组研究过程,教师检验小组提交的研究成果,补充完善学生现有知识框架中的不足,有效保障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使得高中生在未来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科学评价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调动全员的积极性,采用小组互相评价的方式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学生有机会换一个角度审视自我的学习成果,辩证地看待数学学习的过程,有效锻炼和提升高中生的自我判断以及总结能力,既有助于学生建立合作意识,又让高中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导体地位。

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了有效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任命选拔一个小组长,小组长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每一个成员负责,积极组织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小组研究。教师在小组内推行建立内部互评机制及定期更换小组长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小组的合作以及管理中,不同的成员担任小组长给合作研究的模式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丰富高中生的合作学习研究体验,在培养高中生团队精神的同时促进小组合作模式的科学分工,确立小组合作模式的责任意识,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定位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位置,以合作学习的模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以及质量,深化高中对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小组合作研究的过程中互相吸收经验,总结学习方法,给予高中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树立合作研究的精神,提升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步提升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高中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立国.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7):81-82.

[2]潘琴.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变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及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121.

[3]朱胤.求“根”“问”底,学当老师——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27.

[4]赵志.立足“真”小组合作学习,促进核心素养“真”提升[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7:63.

[5]杨佶.谈谈提升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几种教学策略[C]// 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作文评改“五步曲”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