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智慧政府下的互联网+政务服务

2020-06-08王妮娜郑明伟郭大路庞立伟

商情 2020年20期
关键词:互聯网政务服务

王妮娜 郑明伟 郭大路 庞立伟

【摘要】为了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促进智慧政府的建设,文章对智慧政府下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深入分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之间的智慧政府的关系,指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建设智慧政府的载体、引擎、平台,能够为智慧政府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结合实际分析了智慧政府视野下“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中存在的服务功能不完善、制度设计不规范、配套设施落后、缺乏人才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法,以此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质量。

【关键词】智慧政府;互聯网+;政务服务

在十二届会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在2016年又推行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数据共享渠道,精简政务办事流程,让人们享受到更方便、更快捷的政府服务。而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政务服务”正可以为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提供新思路、新理念。因此,应继续加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研究力度,创新传统政府服务模式,从而有效促进智慧政府的建设。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与智慧政府的关系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是载体

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可以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利用互联网可以打造更加高效、快速、多样化、个性的政务服务渠道,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尤其是可以群众为导向,进行服务方式、渠道的创新,搭建出更能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政务服务模式;借助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可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依托互联网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工作机制,可以缩短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流程,并提供更个性化、更精细的政务服务。从中能够看出,依托于互联网+政务服务才能实现政府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促进政府与群众的互动,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优势。而正是智慧政府所强调的。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引擎

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可以优化在线政务服务流程。如可将政务服务职能整合在一起,简化服务流程,保证群众少跑腿。同时,还可弥补传统实体服务的不足,构建出虚实结合,且规范、统一的政府服务流程,保证能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可以提升政府在线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重构政务服务机制、方式,并促进服务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技能。

(三)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APP、微信等逐渐成为了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不仅仅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服务需求,带来群众更好的服务体验,而且也可以加强政民互动,拉近政民距离,提高群众对政务服务的认可度。最重要的是将其引入到智慧政府建设中,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政务服务,打造个性化服务机制,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二、智慧政府视野下“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仍处在发展阶段,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到智慧政府的建设。结合实际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功能不完善。就现阶段而言,很多群众、政府工作人员都未认识到什么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并且相关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很多群众也未尝试过线上服务,以致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功能完善失去了导向性,无法在发展中开展相应的完善、细化、改进等工作。第二,制度设计不规范。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服务工作,管理人员不能只重视最终结果,应当重视过程,并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搭建符合实际,且能真正提高政务服务质量的服务模式。这就意味着要建立规范的实施制度,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监控,确保每一项服务工作都有规范开展,且要保证各部门、各单位能相互协作、配合。第三,配套设施落后。提升互联网+政府服务质量的根本是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保证在线、线下服务工作都有规范、有序地开展,不能因设施不到位,导致互联网+政务服务流于形式。第四,缺乏有效的人才支撑。无论是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还是宣传、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都需要专业人才作支撑。但是就目前来看,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线上政务服务工作非常滞后。如公众号信息更新不及时、民众疑惑不能及时回复等。尤其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无法向群众讲解清楚什么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它具有哪些功能等,导致群众对互联网+政务服务认识不清。

三、智慧政府下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方法

(一)完善服务功能

为了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优势,弥补传统政务服务模式的不足,完善政务服务功能。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彻底改革传统政务。如改变原有的服务理念,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服务体系,并提高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尤其是引入群众问政、政民互动、群众监督等治理手段,拉近政民距离。第二,政务集中办理。为了杜绝群众办事来回盖章、来回跑部门的现象,政府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政务事项的集中办理,并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构建政务一体化办理体系。比如可以线上办理的事项尽量在线上办结。若不能则将线上预约、现场办结结合在一起,简化事项办理流程,杜绝扯皮、推诿、踢皮球等现象的发生。第三,建立服务评价机制,强化群众监督。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下,可建立由群众主导的打分、评级体系,倒逼工作人员摆正服务态度,认真为群众服务。如在完成业务办理之后,出示评价表,要求群众现场打分。或者是搭建匿名评价系统,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第四,实施人才战略。若想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智慧政府的建设,提升智慧政府建设水平,就要建立一支专业的人才团队。对此,政府应在引入人才的同时对现有的人才进行培养,从而有效促进人才团队的建设。比如以高校为依托,选拨足够专业的人才,并定期开展,补足现有人才的短板,充实人才队伍。

(二)规范制度设计

通过规范制度设计,可以进一步规范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并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载体、引擎作用,加快智慧政府建设。

首先,要强化组织领导。比如成立专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导小组,并赋予该小组独立的权力、职能,能够整合社保、工商、税收等部门资源,进行数据共享,完成各项服务工作的调配、协调等;搭建完善的技术服务组织,解决互联网+政务服务问题,保障服务工作质量。其次,建立完善的制度框架及标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涉及到的部门、人员等数量非常多,且服务内容广泛。若是不能建立标准、规范的服务体系,就有可能导致服务工作混乱。因此,要建立制度框架及标准。如在数据交换、存储、加密、计算流程中,要建立统一的协议标准,并搭建集数据内容、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算法等于一体的制度框架,规范数据管理,确保各部门能顺利共享数据、资源。再者,完善监察评估系统,强化廉政服务。如对公共资源平台进行监控,并接受公众的监督、评议、投诉。如通过网络,对群众关心的热点事项进行重点监控,并充分发挥出网络技术优势,及时反馈、交流、互动。同时,搭建相应的监察评估制度,强化服务监控。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保证互联网+政务服务质量的根本。因此,政府部门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资源整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应整合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拓宽互联网+政务服务网覆盖面。如建立覆盖各部门、各服务机构的服务体系,并将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分成金融、社保等几个部分。同时,实现各个部门的互联互通,从而减少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其次,搭建智能协作平台。如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搭建智能协作平台,强化政民、政政之间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实现平台的三大功能:第一,感知功能。即能够对民众持续关注的话题、事件等进行捕捉,并准确把握舆论,第一时间进行舆论引导,化解矛盾。第二,反馈功能。即能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模拟、事后推演分析,从而寻找出政务服务的漏洞,促进政务服务体系的完善。第三,公众参与功能。即公众既能接受服务,也能反馈、参与服务。这样有利于改变以往的单向服务模式,促进政务服务的科学化、合理化。最后,还应搭建信息监控平台,保证政务服务系统的安全,以免受到非法攻击和入侵,导致系统崩溃。这对于政务服务工作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打击。何况,网络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漏洞。所以,在完善政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充分利用信息安全技術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监控平台,消除信息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建设智慧政府的基本保障。因此,在智慧政府视野下,政府部门应深入分析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现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改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吕晓峰.群策群力 助推智慧政府建设——2017“互联网+政务服务”高端研讨会在石家庄举办[J].中国高新科技,2017,1(07):17.

[2]万治理.智慧政府视野下“互联网+政务服务”研究[D].郑州大学,2017.

[3]陈桂龙.汪玉凯:“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打造智慧政府的新路径[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7(01):14-17.

猜你喜欢

互聯网政务服务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最后的美丽世界
基于MVC开发模式的在线学习互动平台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审美价值观构建
图表
新泰『标准化+政务服务』模式研究
“互联网+政务服务”路径研究
“互联网+ 政务”:电子政务发展新模式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理解和实施建议
“互联网+”指数(2016)城市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