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高职院校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分析

2020-06-08倪洪燕严颖

商情 2020年20期
关键词:财经类就业质量高职院校

倪洪燕 严颖

【摘要】就业是民生根本,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为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还是高职院校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力量,而财经类专业也成为最热门的专业。随着财经类专业遍地开花,高职院校的财经类毕业生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挑战,存在就业不难,但就业质量不高的难题。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文以云南省高职院校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主题,主要以云南财经职业学院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云南省高职院校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对云南财经职业学院财经类毕业生进行了电子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呈上升趋势,但就业质量还有待提高,通过对就业质量的五个一级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财经类毕业生优质就业较少、就业水平参差不齐、职业发展过程艰辛、创业人数凤毛麟角,满意度不高等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经类;就业质量

一、调查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实证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目前云南省高职院校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部门、高职院校制定政策或措施提供参考,也为毕业生更好的就业做些努力。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资料搜集、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选取云南财经职业学院2018届大专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样本。云南财经职业学院财经类毕业生为513人,针对该校的财经类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向财经类毕业生电子邮箱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完成问卷调查工作,共发放问卷513份,回收问卷419份,有效问卷40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8.17%。另与毕业生、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及企业负责人进行电话访谈和邮箱往来的形式获取相关数据。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使用情况说明如下:

1.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数据。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率、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

2.问卷调查数据。调研面向该校2018届财经类毕业生,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8.17%;使用数据涉及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分析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部分。

3.访谈数据。用人单位调研数据,主要面向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使用数据涉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及能力评价、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评价等部分。

三、问卷设计

就业质量是一个具有主客观两面性、多维度的概念,它与一系列评价指标相关联。纵观中外学者对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至今还没有一套完全统一的、系统的、可操作的評价指标体系。但大家研究的内容几乎都包括诸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的好坏、社会保障及职业发展等几项指标。鉴于此,本研究的问卷设计了五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见表1):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作为云南省典型的财经类高职院校之一,学院始终以就业为导向,把学生的就业工作放在首位,该校专业设置职业导向性明显,结合所处的地理位置,从统计结果来看,毕业生就业质量在云南省高职院校中属于较好的。但是,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来看,高职院校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就业率较高但优质就业较少

据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麦可思发布的专项调查报告《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0%)持续缓慢下降,较2014届(92.6%)下降1.6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较2014届(91.5%)上升0.5个百分点。

如图1所示,近两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同届本科,这被大家誉为“颠覆了人们想象的事实”。不过,“好就业”不一定就等于“就好业”。以云南财经职业学院为例,虽然财经类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9.61%,高出全国高职高专就业率7.61个百分点,但毕业生优质就业不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一线工作岗位。一些毕业生希望通过提升学历使自己能够走上管理岗,通过调查有52.44%的毕业生通过专升本接受更高一级的学历教育,为了“增加择业资本、站在更高的求职起点”。

(二)就业水平参差不齐

1.薪酬水平是影响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调查结果来看,该学院2018届财经类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2954.62元;薪酬区间主要集中在2001~3000元(51.16%)。据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麦可思发布的专项调查报告,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112元。由此可见,该学院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专业是否对口是毕业生就业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

专业对口率高,说明该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说明了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如图3所示,该学院2018届毕业生专业完全对口率仅为20.47%。

3.工作环境有待改善

工作环境包括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软硬环境。工作岗位的硬环境一般指工作场所的自然环境,工作场所是否提供安全措施。软环境涉及到企业声誉、职业声望和工作的社会认同度。据调查,多数毕业生都希望能够去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合资企业,归根结底,是这些企业的劳动保护、工作安全措施以及企业声誉的吸引。此次调查中,该学院财经类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类型为“其他企业”,占比达到91.14%;其次为“国有企业”(2.21%)。另外大部分毕业生在“职业声誉”这一项上只打了2分(5分为满分)。在问及“如果能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以及国有大型企业工作,你还愿意去一般企业做技术工人吗?”高达74.7%的毕业生选择了前者。可见,全社会对技能人才认识不全面,对人才队伍的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

4.衡量就业水平另一个重要指标即社会保障是否完善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大致有五种,毕业生工作后是否参保,企业又是否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就业质量的高低。据调查统计,如图4所示,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办理了五险一金的占比为42.62%,不足样本数的60%。许多毕业生反映不参保,总感觉自己像是体制外的人,不能享受國家各项保险,工作不踏实。

(三)职业发展过程艰辛

毕业生对其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从学生到员工的心理转变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学校所储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充足程度。如图5所示,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职业期待的吻合度,其中“很符合”所占比为8.09%,“比较符合”所占比例为28.90%,吻合度均值为3.33分(5分制),处于“一般”水平。部分毕业生由于在校期间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疏于学习。致使参加工作后对岗位的适应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也有毕业生反映和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比起来,人际关系的往来,同事之间的协作更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和适应。

(四)创业人数凤毛麟角

目前,我国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先后出台许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可是,由于部分学校缺乏创业教育,对创业教育的不重视,对于创业没有相关的活动或组织。同时由于毕业生缺乏创业的意识,高职毕业生毕业后创业的实属凤毛麟角。该校财经类毕业生共有3人选择自主创业,创业率为0.58%。在创业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对创业项目的选取较盲目,对相关政策法律的不熟悉,创业资金的短缺等。

(五)满意度有待提高

1.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该校2018届财经类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总的满意度均值为3.32分,处于“一般”水平。其中对职业发展前景满意度均值最高,为3.44分。从各方面均值来看,均处于3.10分以上,处于“一般”水平。这说明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整体满意度还有待提升。同时也说明高职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与自己的实际感知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2.对母校满意度:

如图7所示该学院2018届财经类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5.12%,均值3.83分(5分制),处于“比较满意”水平。

3.用人单位满意度

如图8所示,通过走访一些企业,企业负责人认为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还是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其中评价为“比较满意”的占比相对较高,为62.50%,“很满意”占比为29.17%;满意度均值为4.04(5分制),处于“比较满意”水平。另外企业指出毕业生的“个人管理技能”有待加强,包括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责任心。因为其他任何技能的发挥是以良好的个人管理技能

作为基础的。因此,企业在招聘时会优先考虑个人管理技能较好的毕业生。所以,高职院校要给与学生个人管理技能高度的重视。

五、结语

通过以上对云南财经职业学院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五个一级指标分析,发现云南省高职院校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趋势不尽如人意,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的反映。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既有政府、企业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因素。改善财经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和院校方面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需要毕业生们靠自身的努力,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提高综合素质。因此,要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院校和毕业生的积极性来提高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向奕.财经类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2]张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以河南H职业学院为例[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

基金项目: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XJ005)。

猜你喜欢

财经类就业质量高职院校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二)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史财经类)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