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兽医药理学微课导学模式实践研究

2020-06-08陆秀玉

商情 2020年20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

陆秀玉

【摘要】本文通过对“微课”及“微课导学模式”的研究和分析,结合病理学教学涉及内容多和难于理解的特点,以病理学“血栓形成”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的难点为例,以“微课”和“研学案”为教学载体,构建病理学的“微课导学”教学模式,以期为病理学“微课导学”模式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药理学;微课导学模式;实践研究

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微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教师以导学方式,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和自主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兽医药理学课程是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之间的纽带课程,且与兽医解剖学、兽医生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病理学等课程联系密切。为使学生实现对兽医药理学课程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更好的掌握兽医药理学知识,对该门课程采取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教学的信息化,使课程教学更生动、更具体和贴近生产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習动力。

一、微课导学模式构建

(一)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选择

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和其它教学模式,如慕课、翻转课堂、传统课堂相比,在教师和学生在授课中的地位及作用、教学过程设计的重点、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传达方式等方面各有自己的优势。

传统课堂教学互动实时性是其他网络教学方式所不能比拟的,而慕课在课程的体系性方面优于微课,翻转课堂则在启发式教学方面独树一帜,而微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短小精悍、重难点突出、学生精力集中,效果和效率兼顾,其次是借助网络终端便捷、随时随地学习。根据兽医药理学课程特点,选择微课导学教学模式。

(二)微课导学模式构建

任何教学模式都分为课前、课上、课后三大环节,且每个环节承载不同的功能。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教师和学生任务进行分析,构建微课导学模式。

1.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根据要讲授章节的具体要求,提供给学生每次微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教案或PPT,微课视频,导学方案等教学资源。学生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完成导学方案中要求的内容和学习任务,观看视频,查阅文献资料,自主完成学习内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提前反馈给老师。

2.课上阶段

教师在课上起到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反馈的该章节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学生在课上要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和讨论中,根据老师发布的任务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要求每个学生都发言,给出自己的理解,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课后阶段

教师根据学生课上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布置作业,使学生更好的巩固和加深对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或QQ群、微信群等对学生进一步学习中产生的新的问题进行解答,同学也可以进行解答,采取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解决提出的问题。

二、具体案例

以“有机磷中毒及解救”的机理及药物种类为案例,这部分内容是重点知识,也是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在微课中结合临床实践对有机磷中毒及解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再利用微课和导学方案,使学生对知识能够深入的理解。

(一)课前阶段

教师给出教学内容“有机磷类药物、有机磷中毒毒理、解毒机理与药物”;教学重点“有机磷类药物中毒机理及症状”和“有机磷类药物解毒机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注意”;教学难点“结合病例来说明有机磷中毒和毒理和临床解毒方法及药物”。给出学生导学方案,录制视频资料,视频资料共计将近11分钟,视频资料是微课导学的关键,自行制作视频动画,并配音讲解。

视频中40秒以动画形式说明本次课的主要内容。2分钟介绍病例的内容并进行分析,得出诊断敌百虫中毒,引出下部分内容。介绍有机磷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并以敌百虫为例介绍药物的性质、作用及应用,其中老药新用的部分,让学生及时掌握书本以外的知识。3分钟详细介绍有机磷类药物中毒的机理及临床症状分类,疾病发生发展特点。3分钟介绍有机磷中毒的解毒药物及其解毒的机理,重点的解毒药物的种类,解毒应用注意等。最后2分钟以启发式教学方式来概括本次课程的内容,并再次指出学习的重点。

(二)课上阶段

课上根据学生的反馈,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对机磷中毒解毒的机理存在疑问。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按照学生反馈的对本次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分组,对照视频案例进行反复观看,教师再分别对每组的讨论进行引导,最后,所有的学生都对存在疑问的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加深了对本节内容的印象。

(三)课后阶段

针对本节内容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重点难点,给学生补充了有机磷中毒症状动物表现肌肉震颤、惊厥等现象的短视频和动画演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文献,搜集其它临床中毒性疾病种类的样本资料和视频。同时,通过泛雅平台、QQ群和微信群,在课后与学生对本节的重点内容进行交流,解决学生在进一步学习中发现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课前和课中反映的问题,对微课导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三、总结

在采用微课导学教学模式进行兽医药理学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视频资源不足,有个别章节内容样本较少,视频制作过程中缺乏案例;部分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对新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接受困难,需进一步引导;总之,采用微课导学教学模式进行兽医药理学教学实践,效果比较明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但是,针对存在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加以解决,使兽医药理学课程成为优质课程。

参考文献:

[1]李彦荣,李诗绮,张启立,姜惠娟,魏彩霞,牛亚亚.病理学微课导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9(1):87-91.

[2]唐辉武,周玲艳,王丽敏.探索微课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58-59.

[3]郑雯文,姚思琪.微课在高校课程教学应用中的问题研究[J].电子商务,2020(2):93-94.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汽车专业学生创业孵化园提升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水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分析系统及其在抽水蓄能电厂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