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20-06-08王启波

商情 2020年20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经济学高职院校

王启波

【摘要】经济学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现阶段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难以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问题进行了分析,目的是创新经济学教学方法,提高高职院校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方法;问题;改革措施

商科类专业不可缺少的课程就是经济学,该门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解决现实性经济问题,对我国乃至世界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预测作用。尽管如此,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急需要加快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促使经济学有效性得以全面发挥。

一、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方法现存问题

(一)单一性教学模式,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师生之间互动性较少的问题。经济学课程中常采用老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学生在经济学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加上经济学涉及的理论较多,若只是依靠老师在讲台上枯燥性的讲解,难以引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式的学习状态,难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不重视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

经济学作为商科类专业一门最基础的学科,该门课程中的经济学原理和理论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在产业经济的设置、劳动经济和发展经济方面,有效应用经济学理论可进一步充实经济学课程,能促使经济学原理进一步深化。目前高职院校与经济学相关的课程开设不多,在课程开展不全的情况下,影响了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不重视课后习题,忽视了经济学原理的讲解

经济学作为商科类专业最为基础性的课程,对学生今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中,老师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考试分数作为教学目标。该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学生经济学原理的讲述,难以让学生对经济学计算题后的相关经济学原理有深入性理解。在经济学课后习题不受重视的情况下,影响了学生对某个经济行为背后经济原理的深入性分析。

二、促使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

(一)编制科学合理的经济学教材

科学合理的教材可推动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的改革,经济学最先产生和发展于西方,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师们需要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的不同,采取批判的眼光去看待经济学。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参考国外书籍,在国内外经济学理论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促使经济学教材更加立体、充实,趣味性更高,这样学生学习兴趣也会更浓厚。

(二)加強对学生经济学思想和直觉教育

经济学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高职院校的经济学需要引入生活化的内容,不能单纯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枯燥性的经济学理论。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中,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经济学思想和直觉教育,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经济学思想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谓经济学思想和直觉教育,就是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每个经济学理论进行质疑,激励学生去挖掘更深的经济学理论。举例来说,在宏观和微观模型教学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解读经济均衡背后蕴含的经济学思想,体会模型构建想要表达的经济思想和哲学原理,深化学生对经济均衡的理解。

(三)加强对学生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的教育

经济学属于人文性的社会学科,该门学科因为缺少相关数据资料的支撑,因此不少学者对经济学的科学性产生疑虑。现存的经济学研究多是研究学者们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对其进行抽象性归纳,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学理论,之后再借助经济学理论验证某个地区的经济数据,由此判断出该理论属于证实理论还是证伪理论。此种研究模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经济学不可缺少的研究方式。高职院校在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就可以加强对学生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借助经济学理论,结合中国数据去验证某些相关理论,或者对经济数据进行计算。此种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经济理论蕴含的价值,能强化学生经济分析能力。但是受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要想开展经济学实证研究较为困难,因此不少老师尽管认识到经济学实证研究教学的价值,也难以全面开展。针对此种问题,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可采取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可以有效纳入经济学实证教学方法。举例来说,在微观经济学C—D函数教学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数据,如我国各省市资本存量、GDP、劳动力数据等,结合相应数据对各省市的资本、技术进步率和劳动弹性进行计算,期间学生们可以真正体会到经济学理论的实用性。

(四)借助案例开展经济学教学

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式教学,可以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选取某个具体案例开展教学任务,可引发学生对经济学案例的思考,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任课老师们可以将各国经济的起飞、快速发展阶段、发达阶段的具体案例纳入教学中,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分析经济问题下的经济政策,进而引导学生对经济政策进行思考,体会经济政策的适用性。此种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站在经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分析如何在经济大环境中应用经济政策,并结合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某阶段经济政策制定的合理性。举例来说,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将二战后日本、德国经济迅速恢复作为宏观经济学案例,让学生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各国制定汇率政策的适用性。案例教学可以显著提升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效率,强化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快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可进一步提高该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经济学老师需要具备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强化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秋菊.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接地气”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52):77-79.

[2]卢铁玲.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基于辽宁财贸学院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1):180.

[3]丁宁.以学生为中心的“贸易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6):114-117.

[4]唐丽君.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7,(9):39-40.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经济学高职院校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