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基于护理敏感指标的护理质量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2020-06-08颜云琼钟燕文严彩铃张栋武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15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

颜云琼 钟燕文 严彩铃 张栋武

【摘要】 目的:探討手术室基于护理敏感指标的护理质量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将本院36间手术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8间,选取两组该时间段的手术管理资料。构建护理敏感指标,研究组采取基于护理敏感指标的护理质量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两组均对手术室危机事件进行演练。比较两组手术室安全指标情况、手术效率指标及危机事件处理失误率。分析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术前、术中及术后漏核对例数均少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室手术量/(每间·月)为39台、手术室周转使用率/(每间·月)为95.60%、手术室工作时数/(每间·月)为310 h。对照组手术室手术量/(每间·月)为30台、手术室周转使用率/(每间·月)为85.50%、手术室工作时数/(每间·月)为290 h。研究组危机事件处理失误率低于对照组(字2=29.082,P=0.001)。结论:手术室基于护理敏感指标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患者信息核对误差,有利于防范医疗不良事件,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效率、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危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基于护理敏感指标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是一套高效、安全、实用的护理管理,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护理敏感指标 手术室管理 护理质量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Nursing Sensitive Indexes in Operating room/YAN Yunqiong, ZHONG Yanwen, YAN Cailing, ZHANG Dongwu.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0, 17(15): 0-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nursing sensitive index in operating room. Method: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36 operating rooms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18 operating rooms in each group. Surgical management data of two groups in this period were selected. The nursing sensitivity indexes were constructed.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nursing sensitivity index,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The operating room safety index, surgical efficiency index and error rat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ing quality in operating room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number of cases of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missed check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the study group, the number of operation/ (room·month) was 39, the operating room turnover rate/ (room·month) was 95.60%, and the operating room working hours/ (room·month) was 310 h.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operation/ (room·month) was 30, operating room turnover rate/ (room·month) was 85.50%, operating room working hours/ (room·month) was 290 h. The error rat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字2=29.082, P=0.001). Conclusion: The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mode based on nursing sensitive indexs in the operating room can reduce the error of patient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help prevent medical adverse event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ng room,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nursing staff to deal with emergencies in crisis.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nursing sensitive index is a set of efficient, safe and practical nursing management, which is worth of promoting.

[Key words] Nursing sensitive indexes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 Nursing qua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 Peoples Hospital in Gaoming District of Foshan (Gaom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Foshan 5285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15.025

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部门之一,手术室护理质量,不仅与医疗质量关系密切,与患者康复直接相关,体现了一个医院护理总体水平和质量,且与医院整体救治水平息息相关。随着多学科、多环节的大数据互相融合,成功护理经验互相交流,整体护理水平在不断提升。护理敏感指标的推行并与护理质量挂钩管理,及大地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通过查阅万方期刊、中国知网等国内权威网站中有关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的相关论著,并参照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护理敏感指标管理规范,总体结论相近但争论依然存在,为此,本研究通过结合本院的实际手术室护理管理经验,再咨询本院有关专家并经过课题组研究并权衡可实操性后,得出了关于本院手术室护理的敏感指标,通过对手术室安全指标、手术室效率指标及手术室危机事件管理三大指标与手术室护理质量相结合与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进行对比评价,旨在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将本院36间手术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8间,选取两组该时间段的手术管理资料。纳入标准:外科或ICU手术;患者配合管理小组完成对应问卷、资料调查。排除标准:因患者个人因素或其监护人因素导致研究终止,手术管理资料不完整。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护理敏感指标构建:(1)护理敏感指标小组成立。成立分别以手术室护士长及副护士长为领队的敏感指标小组,将手术室护士依照功过阅历、护理职称等指标分组,其中护士长领导研究组,副护士长领导对照组,分别设质控员负责对应小组护理质量监控管理。(2)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确立。基于三级医院评审细则之要求及提升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为目的的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确立准则,参照“写你所做,做你所写”的基本原则,研究组成员分别查阅国内知网、万方期刊等数据库,收集有关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并进行筛选、甄别,并与手术室主任、术科主任等充分讨论,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经过数轮多次的甄别筛选,重点参照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护理敏感指标管理规范,确立了符合本院实际情况且与同行相关公认的指标相近的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手术室安全指标:术前核对(手术器械、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方式、药物过敏史);术中核对(再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方式、预计手术时间、预计出血量);术后核对(再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方式、器械核对、手术标本核对);手术室效率指标:手术室手术量/(每间·月)、手术室周转率/(每间·月)、手术室工作时数/(每间·月);手术间周转使用率=(手术间实际使用的总体时间+清洁和准备手术间的时间)/手术间可供使用的总时间。手术室危机事件:空气栓塞、速发型变态反应、患者心搏骤停、人工气道失败、输血反应。将上述指标组成术前安全核查表。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依照手术室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对手术患者进行全方位核对及规范管理,包括常规术前患者身份、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及手术器械准备核对;术后手术器械核对核以及是否涉及患者切除样本、名称、大小、部位等。研究组进行基于护理敏感指标的护理质量管理。参照手術室护理敏感指标构建标准要求,应用安全核查表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核对及管理。两组均进行同样的200例手术室危机事件演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室安全指标情况,包括术前核对、术中核对及术后漏核对例数。比较两组手术效率指标。比较两组危机事件处理失误率。分析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手术室护士29名,年龄24~43岁,平均(28.0±4.7)岁;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0名,护师18名;手术室护理年限7~10年,平均(8.0±2.5)年;研究组完成手术15 035台,手术结构:1~2级手术10 359台(68.9%),3~4级手术4 676台(31.1%)。对照组手术室护士29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0名,护师18名;年龄24~43岁,平均(28.0±4.5)岁;手术室护理年限7~10年,手术室平均护龄(8.0±2.6)年;对照组完成手术13 937台,手术结构:1~2级手术

9 547台(68.5%),3~4级手术4 390台(31.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手术室安全指标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前、术中及术后漏核对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手术室效率指标及处理危机事件失误率比较 研究组手术室手术量/(每间·月)为39台、手术室周转使用率/(每间·月)为95.60%、手术室工作时数/(每间·月)为310 h;对照组手术室手术量/(每间·月)为30台、手术室周转使用率/(每间·月)为85.50%、手术室工作时数/(每间·月)为290 h。研究组危机事件处理失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9.082,P=0.001),见表2。

2.4 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析 手术室安全指标、手术室效率指标及手术室危机事件处理均为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3 讨论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护理敏感指标管理引入护理管理,对护理管理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护理敏感指标是基于护理实际工作方法及内容而制定的与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工作特点、护理与患者康复等方面的质量管理性文件,由于各专业具体特点不尽相同,因此,护理敏感指标的设立内容也各不相同。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质量管理部门之一,其护理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手术效率、患者康复等,因此,各级医院对于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显得慎重且严谨。有研究显示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涉及到护理具体敏感指标的建立范围及内容,国内各大医院专家意见纷呈,争议一直延续[1-6]。相关研究显示,建立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并遵照执行,能够使围术期患者死亡率整体降低40%且总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三分之一[1-4]。术前安全核查表的应用,能够极大地降低手术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2-6]。

国内余满荣等[1]通过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研究认为,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能够使手术室管理更加标准化及量化,是一项提高护理质量的实操性强的质量评价体系,值得推广。吴琦等[2]回顾性研究认为,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作用明显,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大势所趋。虽然众多护理专家的研究方式不同,切入点也不尽一致,但对于建立护理敏感指标促进护理质量的认同却基本一致[7-10]。本研究通过将手术室分组对照研究发现,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并运用于护理管理,在术前核对、术中核对及术后核对方面,研究组的护理综合权重质量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前述研究结论相近,其原因在于:术前通过对患者身份核实、手术器械、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患者是否有过敏史等方面的全方位核对,极大地避免了手术误差,术中核对通过对患者身份的再次核实,确保了手术患者准确无误,同时,通过对手術时间的评估,有利于做好各种手术突发情况,通过对患者输血量的评估,能够做好备血安排,防止术中突发的出血以外,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手术顺利进行及确保患者安全;术后核对再次确保患者身份无误,手术器械的核对,保证了手术器械不会残留于患者体内,涉及到手术标本的核对,则是对患者手术部位的双重交对,减少了手术差错率,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11-15]。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能够提升各护理专科的管理效率[5]。李智英等[6]研究认为,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有助于提升护理整体质量,减少危机事件出错率。本研究抽取手术室常见危机事件进行危机事件进行演练,结果发现研究组危机事件处理失误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手术室敏感指标建立及术前安全核查表的建立并遵照核查表对患者进行术前核查,其危机事件演练处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显示遵照手术室敏感指标的内容进行管理,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与文献[16-20]报道观点相近。

以护理敏感指标管理具体工作内容及其权重指数为应变量,分析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手术室安全指标、手术室效率指标及手术室危机事件处理均为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提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应该从手术护理安全、手术室工作效率及手术护理危机事件处置能力方面多下功夫,建立手术室危机事件核查表并遵照执行,以提升手术室护理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信息核对误差,有利于防范医疗不良事件,同时,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对于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效率、提高护理对于危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均有积极意义;影响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的建立,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提升提供了工作思考方向。

参考文献

[1]余满荣,苏丹,张明会,等.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4):418-421.

[2]吴琦,黄丽华.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健康,2015,14(9):831-833.

[3]马东方,张启文.护理敏感指标设置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8,16(27):3363-3366.

[4]白晓霞,曹勃,邓敏,等.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构建的初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2):885-889.

[5]张华芳,黄丽华.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91-993.

[6]李智英,成守珍,吕林华,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168-1171.

[7]黄晓燕.系统化、规范化术前访视模式对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8):81-83.

[8]倪文妍,李波,李凌云.关于专科敏感质量监测指标中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的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1):67-69.

[9]简伟研,周宇奇,吴志军.护理敏感质量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7):865-869.

[10] Burston S,Chaboyer W,Gillespie W.Nurse-sensitive indicators uitable to reflect nursing care quality:a review and discusion of issues[J].J Clin Nurs,2013,23(13-14):1785-1795.

[11]韩惠奎,谢秀琼,周兰芳.建立符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为导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5):196-198.

[12]王英丽,张圣洁,蒲霞,等.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骨科后路手术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7):960-909.

[13]方婷婷,黄雪芬,刘素芳.质量评估模式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预防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4(4):97-99.

[14]周桂珍,宋媛媛.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7):68-70.

[15] Viapiano J,Ward D S.Operating room utilization: the need for data[J]. Int Anesthesiol Clin,2000,38(34):127-140.

[16]赵永青,胡梦强,李瑞博,等.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策略对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7):1670-1672.

[17]黄敬英,范勤勤.智能时代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浅谈[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34(2):153-156.

[18]刘娟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154-156.

[19]杨玉茹.护理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四川医学,2017,38(5):597-598.

[20]刘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2):107-108.

(收稿日期:2020-03-03)(本文编辑:田婧)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
造口人照护模式的应用研究
用iPad实施床边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
腔镜资源整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