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护理在心内科病房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6-08邵艳燕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应用效果

邵艳燕

【摘要】目的 探究PDCA循环护理在心内科病房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8例在心内科病房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进行PDCA循环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前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在心内科病房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心内科病房;老年冠心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4..02

冠心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比较高,特别是我国患有冠心病的人群数量更多。目前社会生活的改变导致这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冠心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并没有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和生活质量带来改善,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通过PDCA循环护理在心内科病房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进行应用,以下为具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4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8例,抽签进行分组,分成了人数分别为44人的觀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4人,女20人。年龄61~74岁,平均(65.58±1.25)岁,小学学历人数为26人,高中学历人数为13人,大学以上学历为5人,对照组男23人,女21人。年龄62~75岁,平均(65.62±1.31)岁,小学学历人数为25人,高中学历人数为13人,大学以上学历为6人,以上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PDCA循环护理。首先进行PDCA循环护理计划,第一要对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调查,并且将患者出现的危险因素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其中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种,(1)有一部分护理人员对冠心病护理操作和知识了解不够,所以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2)护理人员不能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一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护理。(3)患者自身对冠心病的了解程度不够,而且在接受健康宣教时比较被动,护理人员也没有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培训。第二进行PDCA循环护理措施制定,建立一个PDCA循环护理小组,保证所有小组成员都有较高的临床护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不同的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工作,保证患者的病情变化、生活、治疗、用药、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等工作都能够良好的落实下去。其次进行PDCA循环护理实施,第一小组组长要组织组员定期开展会议,并且对这一时期内护理工作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提出和解决,并且还要交流护理的经验的技巧。另外每月还要调查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患者以及家属不满意的地方要及时改正。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对心血管科内护理人员对相关护理技巧的培训,保证护理人员能够了解当前护理新技巧和新知识。第三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针对冠心病发展的特点,通过图片、视频、宣传册等方式来给患者进行教育,另外也可以结合口头教育的方式,针对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患者要尽量保证语言通俗易懂,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能力。第四要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排班时间,保证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保证患者24小时都有护理人员轮番看护,这样也能够保证患者护理质量。每位护理人员要管理8位患者,而且要定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考核。最后要对PDCA循环护理进行检查,由小组组长带领组员每周进行检查,并且要对患者现场提出来的需求进行现场解决,这样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另外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心血管护理知识的考核,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在护理效果、护理前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别。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检验,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均应用(x±s)表示,计算T值,将护理效果计算x2,最终计算所有不同小组数据的P值。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显效人数为28人,显效率为63.64%;有效人数为14人,有效率为31.82%;无效人数为2人,无效率为4.5%;总有效人数为42人,总有效率为94.45%。对照组的显效人数为23人,显效率为52.27%;有效人数为13人,有效率为29.55%;无效人数为8人,无效率为81.82%;总有效人数为36人,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对比的X2值为4.0615,P值为0.0438。表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优势。

2.2 护理前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前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分别为20.07±5.14、13.98±6.02、21.09±6.07、15.05±5.04,对照组护理前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分别为20.12±5.04、17.12±5.05、21.18±6.15、18.14±5.14,两组对应的T值分别为0.0461、2.6507、0.0691、2.8473,护理前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

2.3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别为150.16±23.32、212.23±20.27,对照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别为150.23±23.21、200.35±22.31,两组对应的t分别为0.0141、2.6143,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CHD)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的总称。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心脏骤停、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类型。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并造成大量死亡的一种心身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病。因此,心内科中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护理人员任务比较繁重,治疗所涉及的医疗设备比较多,护理人员往往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容易出现疏忽,再加上现如今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和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满足患者不同的需求。

PDCA护理管理 即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加强质量控制的力度和风险防范的措施,与管理责任挂钩,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PDCA循环护理在心内科病房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裕滨,刘发珍.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老年干部病房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28):184-186.

猜你喜欢

老年冠心病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