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问题初探

2020-06-08王妮娜庞立伟郭大路郑明伟

商情 2020年20期
关键词:发展问题深度融合文化产业

王妮娜 庞立伟 郭大路 郑明伟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出人工智能的优势,促进我国产业文化的发展,文章对人工智能+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实际针对人工智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历程、成果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最后,就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发挥市场作用、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政策引导、拓宽发展领域四项措施。

【关键词】人工智能;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问题

新时期,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兴产业之一,在医疗、物流等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尤其是在文化产业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可以说,借助人工智能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升级,而且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由此可见,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人工智能+文化产业发展

2011年,我国首次提出文化强国战略。自此之后,文化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上升。后来,“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尤其是要想推动我国产业文化的转型、升级、发展,更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改革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我国传统文化产业主要是纸媒为基础。但是随着大数据、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逐渐过渡到了新媒体时代。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学习、人脸识别、智能搜索、VR等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使得文化产业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对此,国家也在不断出台政策,促进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比如在2017年,文化部指出应继续深化互联网+的应用,推动数字化文化产业发展,并适应互联网、各种智能终端,创作生产更加个性、多样的数字文化。随后,文化部又指出积极培育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型文化产业形态,并积极运用这些先进科学技术,提升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同年,七月份国务院又指出要继续发展人工智能。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文化产业的融合不断加深,且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贤二小法师”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生动、有趣地说出佛学哲理;2016年,百度语音团队合成了张国荣的声音;2017年,九寨沟地震第一篇新闻报道是由写稿机器人发出的。从中能够看出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因此,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应继续推动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二、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一)文化产业更智能化、精简化

在引入人工智能后,文化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写稿、发稿更加简单、快捷。尤其是可辅助写稿。2017年的写稿机器人就是典型代表,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写稿、发稿,要比人工更迅速、精准。第二,越来越多的传媒企业开始加入新媒体的研发和服务。比如苹果公司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开发出了识别面部情绪的手机功能。第三,文化产业流程越来越精简、高效。原有的传媒行业依靠人工,从产品研发到服务整个过程比较缓慢。但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精简文化产业链,缩短文化产业流程,提高文化产业发展速度。

(二)内容更精细、更碎片化

在传统的文化产业中,内容素材采集、生产全都依赖于人工。这种方式不仅传播效率低,且目标受众不明显,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人人都成为文化产品生产者,且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分析、定位,并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定期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可以为人们碎片化推送服务,实现人们的个性化阅读。这样受众目标会更加明显、精准,且也能带给人们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

(三)生产更具有互动性、高效性

在以往的文化产品生产中,用户与生产者并无过多的交流、互动,且生产效率极低,周期非常长。这也是传统文化产业被迅速淘汰的根本原因。但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在产品生产、推广等过程中,生产者、用户完全可以互动、交流,甚至可以依据用户的需求定制专项文化产品,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并且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完全可以摆脱传统文化产业生产模式,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四)媒介形态更加多样化、生动化

就传统的文化产业来说,主要就是以报纸、电视、录音机等为媒介。但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辅助,文化产品媒介形态越来越多。比如电视、网络、直播平台等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媒介正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并且还可以将三维空间、AR等技术应用到媒介中,带给人们更加生动的使用体验。显然,基于人工智能的文化产业媒介更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人工智能+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策略

(一)发挥市场作用

人工智能+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市场与技术,且越健全的市场机制,越能促进人工智能+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首先,要继续完善市场要素体系。即健全中介服务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确保产权、技术等要素能在市场中得以规范流通。尤其是要重点加强产权保护,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因为近年来,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且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条文、法规文件也不健全,非常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次,要继续以社会效应为导向,继续加大智能文化产品的研发、推广,并加大市场需求。尤其是推动用户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倒逼文化产业技术、产品、服务的升级。最后,要真正以市场为导向,明确人工智能+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方向、思路等。毕竟,市场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消费者需求、人工智能文化产品的受欢迎程度以及人工智能+文化产业链的不足。所以,若想充分发挥出市场作用,就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产业链等的改革。

(二)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人工智能技術创新的根本动力。所以,在深化人工智能技术+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时,还应当加强人才培养,培育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首先,要从院校教育入手,强化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毕竟,高校才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比如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培养定型人才。其实我国早在两年前就提出要以高校为引领培育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才,且北京大学首次创建了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技术。之后,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紧跟其后也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这非常有利于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其次,文化企业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人工智能+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比如与科研机构联合,培育高素质人才;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持续提升人才专业能力。

(三)强化政策引导

为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政府还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市场的有序发展,并带动企业的发展积极性。对此,政府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减少文化市场不良现象,有效保障企业的创新效益,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第二,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扶持更多的中小企业发展。毕竟,单纯依靠大企业无法促进人工智能+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但是中小企业大多都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所以政府可出台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降低中小企业发展难度。另外,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尚不成熟。政府还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文化產业的顶层设计,确保两者能高效、健康地融合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文化产品还存在一定的虚拟性,政策更应当坚持供给侧改革,加强产品、服务管理,以免出现市场混乱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清除市场过剩产能,规范文化产品服务市场,引导文化产品向更加优质的方向发展。

(四)拓宽发展领域

在新时期,文化企业还应充分积极拓宽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工智能+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比如深化人工智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如在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其实早在2016年人工智能就已经被应用在了公共文化服务中,“敦煌小冰”智能机器人入驻了敦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不仅能回答客户问题,而且还可以代替导游进行文化讲解。但从实际来看,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范围仍不够宽泛、深入,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文化企业应开拓思路,积极拓宽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且在文化产业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成果。但是人工智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仍不够深入,并不能充分发挥出人工智能的优势。为此,我们应继续加大人工智能+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并以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根本,不断拓宽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詹绍文,梁洋.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20(04):268-269.

[2]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一班.推进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N].北京日报,2019-08-19(014).

[3]黄蕊,徐倩.我国“人工智能+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视角,2019(03):22-28.

猜你喜欢

发展问题深度融合文化产业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