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级诊疗背景下的基层医务人员教育模式探讨

2020-06-08齐心杨燕绥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4期
关键词:分级诊疗医学教育医务人员

齐心 杨燕绥

摘  要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目标是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只有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治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强化患者对基层医生业务的信任;只有有效落实基层首诊制,才能更好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1]。通过对北京市C区医疗机构和基层医务人员的总体现状研究,发现对医务人员的教育方法单一,形式陈旧,无法服务于分级诊疗的要求。以C区数据为切入点,剖析基层医疗机构教育工作的困境,探索提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 分级诊疗;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4-0083-03

Discussion on Educational Mode of Grass-roots Medical Staff under Background of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ake District C of Beijing as an Example//QI Xin, YANG Yansui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is the core goal of the reform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Only by impro-vin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bility of the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strengthening the patients trust in the primary doctors busi-ness, and effectively implementing the prim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at the primary level, can we bett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grass-roots medical personnel in District C of Beij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education methods for medical personnel are single, outdated and unable to serve the requirements of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education work of grass-roots medical institutions based on the data of District C, and explores the education methods for grass-roots medical personnel.

Key words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dical staff; me-dical institutions

1 引言

國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和建设“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

但由于分级诊疗制度的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决定了在推行过程中会受到相关利益冲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结构、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3]。其中,强化患者对基层医生业务的信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治能力,有效落实基层首诊制,才能更好地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健康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

目前,北京市已经积累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基层医疗人员队伍,但随着分级诊疗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出现医疗卫生人才培训机制落后、全科人才短缺的情况[4],已开始制约医改的进一步深化。

2 C区基本情况

C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分布情况:现有医疗卫生机构956所,其中一级医院54所、二级医院15所、三级医院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卫生室399所,门诊部、诊所、医务室419所。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分布对比如表1所示。

C区是北京市人口较多的郊区县之一,医疗卫生服务任务重,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结构如图1所示。全区卫生机构现有人员总数为16 178人,卫生技术人员12 076人,其中注册护士6579人、执业(助理)医师4344人。目前,C区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7.82人(全市10.0);每千常住人口卫生人员9.46人(全市12.8人);每千人口常住注册护士3.78人(全市4.1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98人(全市3.7人)。

通过与全市指标的对比,C区在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常住人口卫生人员和技术人员、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方面都低于全市指标。

3 C区分级诊疗推行中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现状

医务人员资源失衡  当前医务人员队伍资源建设滞后,与北京市C区总体发展不相适应。总的表现为:区属医疗卫生单位缺少人员编制,高质量医疗人员总量不足,全区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常住人口卫生人员和技术人员、中级职称及以上各个方面均低于全市指标。在知识结构方面,高级职称人才的比例较低,学历高的人员更少,学科带头人缺乏;在人员分布方面,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医疗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区和南部较发达地区,而在较偏远山区、半山区此类型的医疗人员缺乏,可以明显看出医务人员资源储备不均且分布失衡。

医务人员素质不高  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偏低,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1%,低于全市指标,初级职称和无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大多数。现职称比例为1:2.5:

8,与医疗卫生单位核定的1:5:4职称结构比例还有较大差距。学历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医疗卫生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了各医疗单位的发展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

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是根据2005年常住人口78.2万人核定的,共1564人。但到2019年底,常住服务人口已经增加到190.8万人,服务人口增加110万,但编制未重新核定,造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常年超负荷工作。再加上公共卫生人员比专业技术人员的4.4%,与C区社区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不符。此外,中医类医师只占专业技术人员的6.8%,由于人才的缺乏,也制约了C区中医事业的发展。

人才教育滞后  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低,主要是由于其基础薄弱且缺乏学习进修的机会。个别医疗卫生单位对待人才培养重视不够,人才培养经费得不到保证;部分单位由于人员紧张,无法送出人才培训。尤其是非公立医疗机构,在人才培养上投入几乎为零,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重使用、轻培养,导致部分医疗人员出现能力减退、思想固化、知识老化的问题,尤其是应用新技能、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少,没有达到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救治保障能力,无法成为患者充分信任的医疗机构

4 研究创新适应分级诊疗需求的医疗人员教育形式

当前,分级诊疗工作正处于推进的关键期,各类重点医疗工程得以快速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至此,医疗人员的素质成为影响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在“培养、引进、使用”上整体下功夫,实现医疗人才可持续发展和队伍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开展综合人才梯队教育  进一步组织专业人才参加业务进修,积极完善继续医学教育,提升专业水平、促进知识更新[5]。要做好医疗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培养一批精业务、懂经营、有思想、善管理并拥有创新能力的医疗人员。并且要鼓励医疗人员强化业务知识学习,积极参与职称和执业资格考试。实施高层次卫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送到市属三级医院对口学习,参加境内外培训、交流等方式,促进其迅速成长,定期选派部分有医德、有技术、具备学术素质的中青年医疗骨干作为培训对象。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全面教育

1)社区医疗卫生课题教育。提升整体基层医疗机构水平,要加强对社区医疗课题教育[6]。组织基层卫生机构共同开展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课题,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社区岗位培训,组织村卫生室及其他医疗机构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区县培训。

2)乡村医生岗位教育。应提高乡村医生相关教育,为乡村医生因地制宜地设计理论培训及必修课学习,并要求考核达标。挑选乡医骨干在区级重点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教育。

3)开展常态化的综合教育。应该在不影响主要工作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提升区域基层卫生岗位教育,组织开展APP线上理论培训、教育等,并通过开展实操展示及区级竞赛等形式提升整体业务实操水平。

加强以医联体方式提高教育联动  由于医联体的迅速推进,不同区域间的医疗机构、医联体不断互通互联互助的需求更多[7],这将更有利于整合共享医生的各项资源。其中,医疗互通互联的教育资源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教育水平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的医联体和医疗机构建立跨区域的帮扶对象,医院组织专家下沉基层,到医联体单位对基层医生开展点对点培训[8],积极鼓励并提供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深造、进修和评选职称机会,把先进的技术和诊疗理念留给基层,力争在地方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伍[9]。

基层医务人员的综合状况是医疗卫生系统的重点,近年来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尤其强调对家庭医生、全科医生等群体的关注,并予以政策倾向[10]。但针对该群体的教育工作前景仍然堪忧,下一步必须坚持以人才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医”战略,在教育工作上创新思路、创新措施、创新制度,抓好卫生人才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田孟.乡村治理转型与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变迁[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2):45-50.

[2]刘旭新,范江华,赵夏.浅析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J].健康必读,2011(6):228.

[3]Green A, Ross D, Mirzoev T. Primary Health Care and England: The coming of age of Alma Ata?[J].HealthPolicy,2007(1):11-31.

[4]钱晓红,伊春青,胡晨晖.博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J].医药前沿,2012,2(2):351-352.

[5]MacReady N. Reforming the US health-care system[J].Lancet Neurology,2008,7(11):986-987.

[6]杜娜.分级诊疗下公立医疗机构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探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7):100.

[7]张宝红.区域医疗联合体内护士远程护理能力重要性认识及其实施需求调查[D].郑州:郑州大学,2016.

[8]鲁翔.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战略[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3):1-4.

[9]徐骏,肖雨龙.医联体视角下城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27(6):48-49.

[10]何艳.医联体模式下南宁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生资源有效配置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分级诊疗医学教育医务人员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浅析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对医院经济的影响
沈阳地区青年人对当今医患关系看法分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深入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