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

2020-06-07田娇玲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以人教版“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可以采用六种策略:情景创设、直观呈现、活动优化、习题强化、拓展应用、系统归纳。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0)12-0060-0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课标(2011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1]因此,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探究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策略,以构建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情境创设策略,让课堂教学趣味化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2]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趣味化。在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能为课堂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还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视听等感官,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课堂参与度。另外,生活经验可以作为学生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的基础。教师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建立关联,可以构建起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上个月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鳄鱼公园春游,今天我们请来了鳄鱼老师跟我们一起学习。但是鳄鱼老师的眼睛长歪了,谁能上来移一移这只眼睛?”教师让学生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键将鳄鱼的眼睛移到合适的位置,并运用显示功能在鳄鱼的中间出示一条虚线,以便更好检测两只眼睛是否对称,从而引出“对称”的概念(见图1)。这样导入新课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突显数学学科实用性特征,对于增强学科魅力也同样重要。

二、直观呈现策略,让具象图形抽象化

直观呈现策略是新知识讲授过程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策略,是指运用交互白板、几何画板等信息设备对原本知识进行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虚为实等处理,在优化概念理解、公式推导、图形变换、方法演示和原理验证等内容的教学上,效果显著。直观呈现策略符合学生从空间感知到空间想象的认知发展过程,通过具体生动地呈现概念形成过程,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等现象准确还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抽象的认知难点。同时,该策略还能将测量和绘制的操作方法进行标准化呈现,形象客观呈现公式推导和图形变换过程,准确高效呈现操作过程和验证过程。因此,直观呈现策略对于降低思维难度和突破教学重难点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条件,充分运用几何画板等现代技术对图形进行动态化处理,有层次地开展动态想象活动。[3]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针对对折后“完全重合”这个难点,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生动、形象、准确地动态展现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对折后是否完全重合的过程(见图2),加深了学生对“完全重合”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在直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对概念的主动建构,从而实现认知发展从依托具体的生活经验到借助抽象的数学经验的转变。

三、活动优化策略,让教学过程可视化

活动优化策略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采用活动指导、交互展示等新形式,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它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1)运用信息化手段提供活动指引和操作提示,让学生更加清晰活动任务和流程,从而提高活动效率。(2)创设基于技术支持的学生与内容之间的人机交互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真正体现新课程中师生交互、人机交互的新理念。(3)利用技术手段搜索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或展示活动成果或作品,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活动优化策略的顺利实施可以提高活动效率并保证活动效果达成。

例如,在“设计包装”一课中,首先,教师让学生在课外探究2至4个同样的长方体组合成几何体的最小表面积。然后,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普及包装相关知识,让学生分别利用演示文稿课件(PPT)、实物投影、播放录制视频等方式呈现探究结果。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揭示其中规律,从而让学生熟悉和灵活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针对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应用问题,教师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同时,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探究过程和学习效果,可以为活动成果展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手段,这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四、习题强化策略,让知识反馈及时化

习题训练作为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在检验和巩固教学效果中起到重要作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练习题能更好地发挥习题分析、诊断、反馈等方面的优势,使学生在分层练、对比练、变式练等中不断巩固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即时反馈功能也是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撑。借助即时反馈功能,教师能够快速获得习题训练结果,并做出针对性地讲解和指导,有利于保证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学生而言,即时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检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比较自身与班级整体知识水平的差距,从而进行反思与自我激励。交互技术应用于课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还可以支持教师收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详细数据,获得精准的教学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的“角的度量”一课中,学生量角时如何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是这节课的难点。对此,教师设计练习主要为了促进学生区分内外圈的刻度,能正确读数。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套的即时反馈系统可以设计5种类型的角的习题,层层递进开展教学:(1)通过内圈刻度测量锐角和钝角。(2)通过外圈刻度测量锐角和钝角。(3)测量不是水平放置的角。(4)测量度数不是整十数的角。(5)测量有一条边被挡住的角。教室白板的现场应答器可以即时反馈出学生的答题状况,然后教师可以针对错误率高的题,跟学生进行及时反馈;同时针对个别学生的错误,教师也可以进行课后一对一的辅导。

五、拓展应用策略,让知识建构有效化

拓展延伸策略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多种方式来呈现所学知识的拓展内容,突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延伸策略不但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启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理解和思考,而且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以及达成情感态度教学目标上也具有重要价值。另外,数学虽然是自然学科,但它也涉及了很多的故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趣味化地介绍与知识点相关的故事有利于传递数学文化和彰显数学魅力,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上,教师完成圆的相关基本知识讲授后,让学生结合墨子提出的“圆,一中同长也”来理解圆的概念(见图3),然后向学生介绍该古文的来源,并将它与国外发现时间进行对比,突显我国古代教育家为数学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古文言简意赅的魅力,同时肯定了我国教育家的奉献,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背景介绍

六、系统归纳策略,让知识网络整体化

系统总结策略是指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或思维工具帮助学生系统化地归纳新知识或将新旧知识进行关联,从而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知识网络更加有整体性。《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4]。通过对“图形与几何”一课的教学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点之间的确存在前后呼应、纵横相连和螺旋递进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供框架支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之间的辨析和演绎,构建起知识间的联系。

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总结环节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提供思维框架,框架呈现的内容按照学生的回忆顺序逐一呈现,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忆和描述相关教学情境(见图4)。利用思维框架进行系统总结,强调课程内容的重点,既能帮助学生系统化总结课堂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聚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形成反思性学习的习惯。

图4 课例“圆的认识”中思维导图

总之,新的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并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内容特点、学生心理特征等,建构符合学生认知需要和认知规律的新型教学策略,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这也将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领域的研究及实践注入新的活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田娇玲,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小学,广州 510630)

参考文献:

[1][2][4]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2,45.

[3] 宋煜陽.图形与几何“关系概念”的认识与教学[J].小学数学教师,2014(5):30-33.

(实习编辑:刘 源)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