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多元化影视平台储备培养与构建

2020-06-04李泽宁潘宣霖夏贝圆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6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李泽宁 潘宣霖 夏贝圆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多元化影视平台储备培养与构建进行研究,结合多科性大学自身的特点进行突破,搭建起高校、学生、企业三方之间的桥梁。将理论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他们的兴趣与梦想结合在一起,形成影视学习创作实践一体化,为大学生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戏剧影视;实践教学;创新创业

鉴于现校园传媒在浙江省各高校内寥寥无几,本项目以校园文化为资源,搭起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影视、传媒等校园活动日益纷繁,校园传媒市场的潜力与日俱增。目前,在我国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结构中,多科性大学的影视艺术教育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再者,影视艺术教育如何在艺术氛围相对缺乏的多科性大学发展,如何结合多科性大学自身的特点进行更大的突破,已成为目前多科性大学影视艺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该项目可以为有艺术梦想的大学生提供发展自我的平台,以及通过该项目后期的技术性培训,培养多元化影视性人才,将他们的兴趣与梦想结合在一起,形成影视学习创作实践一体化,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1. 设计及实现

1.1 项目简介

艺术教育是让人们适应时代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必将担负起国家未来的发展重任。我们不仅要有聪明的头脑,丰富并健康的精神生活也尤为重要。艺术不仅改善大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而且在对人们的性格、审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平台根据高校专业设置,结合以电影为主,话剧、民间戏曲等为輔的艺术体裁,培养多元化影视人才,储备各类技术性人员,建立资源库,形成影视学习创作实践一体化。完成校内基本需求,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和资源。聚编、导、摄、演,主持及灯光,录音,剪辑合成等稀缺技术性人才,构建多元化影视传媒平台。覆盖大中小学及社会福利事业组织,进行公益教育放映、演出。同时,为感兴趣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其更明确自身发展目标。

1.2 项目背景基础

本项目的申请立项基础是2018年成立的宁波宝盖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短短的2年内,“宝盖丁”有着自己的创业理念,组建了优秀的创业团队,并与业内多家影视公司、影视协会和剧院、宁波电视台、影视基地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创始人即本项目总负责人,同时也是各影视协会会员,参与制作了多部优秀影片,同时作品入围获得了中国欧盟电影节、中宣部青年影展,北京国际大学生电影节等三十余项电影节影展奖项,带领团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阶段我们特借助“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取得了佳绩。

13 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随着当今时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普及,特别是电脑、手机的出现和互联网的融入,我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满足各高校的基本需求,校园传媒也慢慢地被广大师生所青睐。高校校园传媒是学生学习知识,表达思想、自我创作,也是教师开展育人传播思想的有效途径。新时代高校校园传媒的功能越来越明显,这切实加强高校校园传媒的建设。

国内现状:当前,中国多元化影视教育整体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制约了传媒人才有效地持续供给。优化培养影视专业人才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格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复合型人才的紧缺暴露了中国影视产业自身的弊端:文化艺术审美能力的不足、稀缺技术人才的不专业性、影视制作追求的不达标等。欧美影视体验实践式教育的优势是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发展影视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多元化影视人才的培养与参与。为此,我们积极探寻以国家支持、教育创新、深化实践为核心的影视、技术人才的优化培养和储备路径。

1.4 项目实施

1.4.1 优质影视作品的拍摄及制作

平台强调实践和创新,在平台构建中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同时注入创新精神于其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结合此前培养积累的专业知识,以理论进行实践,进行个人特色擅长领域的分工。在前期的选题调研过程中,编导组选择了当下颇有意义的社会现实题材,并结合社会新闻热点,聚焦边缘人物,借以影片的传播展示,唤醒大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通过对该社会问题的调研,并在项目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修改并完成了剧本终稿。同期编导组及制片组根据剧本内容,明确拍摄分工、制定拍摄计划,将剧本转化为分镜头脚本,进行实地勘景,发布组讯,联络场地及演出人员档期。导演组结合剧本人物小传,对演员进行试镜筛选,确定最终的演出人员阵容。同时导演组邀请指导老师对演员组进行指导培训,包括肢体及台词。摄影组根据剧本呈现,进行视觉氛围设计,并通过实地勘察,联合美术组进行场地改造装潢,以达到最佳的视觉画面呈现效果。

现场拍摄时期,各部门结合影视学习内容,根据拍摄计划,完成每日的拍摄通告,后期组整理保存拍摄素材并进行初剪,并结合初剪版本意见和指导老师建议进行再次修改并配音、混响、调色直至成片定稿。并组织展映,邀请专家、指导老师进行指导,进行经验及分析总结。

1.4.2 公益放映计划

平台联合高校团委及社会机构,在高校教室及社区多媒体活动室,定期开展公益影片放映计划。一方面通过公益影片放映,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是给公益影片包括学生作品一个展示的平台,让更多有意义的公益影片走进大家的生活,同时完成学生自主影视实践由创作到展映的全过程实现。

2. 项目效果

项目实施至今,团队成员职责分工明确,通过项目详细计划书,平台模拟运行并经过实践后,完成了预期成果,并取得了一定建设性成绩。

项目实效:①项目相关优质影视作品的拍摄及制作:项目团队合作完成了社会现实题材影片《十二》,发布互联网平台后得到社会各界关注,全网播放量达到五千万次,转发点赞评论量达到百万,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深思和讨论;②培养并带动项目成员参加相关实践:培养了大学生相关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运用,通过对项目的实施,使大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习到课堂理论教学中无法学到的知识。并通过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突发问题,锻炼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临机应变能力。团队成员也纷纷完成了各自独立的影视短片并获得了一定荣誉;③公益放映计划在大中小学及社会福利组织得到稳固普及;④带动一批相关专业学生实现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为大学生今后的工作就业乃至创业打好基础,通过平台项目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改善不足,为毕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工作乃至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团队成员成立自己的影视传媒公司。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全面搭建大学生多元化影视平台,能满足我国对高素质多元化创新人才的需要。同时,这一平台的作用和优势体现在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大学生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正是有了现阶段的实效和经验教训,进行优化改进,相信后期平台有能力向社会输送各类多元化高素质人才和优质的影视资源,真正构建起利于大学生的多元化影视传媒平台。

参考文献:

[1]陈远东.试论大学校园电影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5(05):112-113.

[2]陈卓威,张亚伟.多科性大学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13(02):92-95.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