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新闻选题方法探讨

2020-06-04颜明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6期

颜明华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媒介的出现频率也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新闻成为报道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互联网的便利性,不受空间、时间、版块分布等等多方面的限制,突破了原本传统模式下的新闻报道的局限。多媒体新闻由于自身的严谨性,对所报道的内容有较高要求和筛选条件。本文旨在面对当前铺天盖地的新闻题材中提出有用的选题技巧和创新技能。

【关键词】多媒体新闻;选题技巧;题材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传媒企业的全球化范围也不断在扩张,这不仅涉及到媒体的具体传播形式、媒体采编发流程、媒体业态格局等等方面,还涉及到受众范围,这取决于他们对以媒体方式获取新闻的接受程度。随着新媒体传播的发展,它突破了传统模式下新闻报导的局限,拓宽了媒体的发展道路,这让人们获取新闻和阅读新闻的方式和习惯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介融合也是当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众多媒体机构为了拓宽媒体的运行模式和基本组织结构,进而更好的利用多媒体开展实践活动,他们主要采取内部资源再整合、创新多媒体新技术和传播技术,积极与相关产业开展合作。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是当前许多媒体比较倾向的发展的方向,它融合了许多新闻的表现模式,更有利于新闻的广泛传播。新多媒体传播方式多以互联网平台的形式,突破了旧媒体新闻传播的局限,这可以体现在报道新闻时,互联网平台可以发出超链接,将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报道系统。再者,新多媒体新闻的报道可以通过展示实时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来更好的传递新闻蕴含的要点,增加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兴趣。该平台还可以增加一些反馈途径,媒体企业及时接收受众的评价,这有利于媒体新闻选题的改进和创新。

1. 新闻选题的重要性

主题决定了整片文章内容的核心,明确选题是编写和编辑一篇文章的首要任务,对于新闻采写工作而言,新闻内容的选题就是关键的第一步。新闻选题的决定了整篇报道的核心,内容虽少,但是顺利完成并不简单。特别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媒体企业发展渠道多了,竞争自然也激烈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资料涌向受众,那种题材可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这都要求了新闻企业要对相关的工作经历上寻求帮助和经验,并且提高对相关方面技能的投入程度。

2. 多媒体新闻选题方法

2.1 重大题材的新闻

此类新闻题材大都带有政治色彩,往往都属于重大题材的新闻。这类新闻的素材较为丰富,报道价值很高,并且社会影响力较大,很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并且积极参与讨论当中。多媒体新闻报导可以全面的体现重大题材的新闻。

2.2 重特大突发事件

重大特殊突发事件一般偏向于近期快速暴发事件,重点突出灾难性特征。多媒体新闻利用器传播渠道的便利性可以及时的向受眾提供前线消息。例如著名的九江大桥坍塌事件的发生,短时间内新华网广东频道、微博、腾讯等网站便迅速对此次事故开始实时报道。报道中还包含了一些事故产生的整个经过以及相关财产损失数据。现场图片也可以让受众身临其境,体会到现场感觉。

2.3 可提前获知的重大会议及活动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重大事件都具有突发性和灾难性。一些事件是提前准备和规划过的,例如党组织定期召开的各种政治会议都是提前预定好开会时间、地点、主要开会内容,并且会将其对外公布。对于这些可提前预知的重大事件,媒体企业则可以提前策划相关的多媒体新闻报道。例如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阅兵仪式上,国内各大媒体都纷纷提早策划相关新闻报道方案,并且还推送出相关报道的专题网页,报道参与积极性十分热烈。新华网在推出了“特别报道”、“直播回放”、“权威评论”等几个重大板块以及开设多国语言版本来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背景和举行的所有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还有一些定期举行的活动,例如,党五年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这类关乎国家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会议深受国家乃至世界的特别关注。况且,这类重大会议会预先公布召开会议的时间。早在201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中央电视网推出了关于这次会议的特别报道专题网页,其中开设了许多“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领航中国”,“代表风采”,“十九大时光”等等板块来全方位、详细地介绍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地主要内容。人民网也同样对十九大会议推出了其特别报道板块,“每日聚焦”、“现场直播”等等就是对十九大会议通过多媒体新闻进行实时报道。

2.4 引起全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社会错综复杂,往往一些较为普遍地社会问题或者现象能够吸引全民的大关注,这就有利于新闻报道的开展,也是日常新闻报道的选题趋向。例如广东佛山小女孩悦悦的遇车碾压时间,虽然题材属于交通事故类型,但是这则新闻背后反映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大众对这件事情的议论也会引发了此类事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问题的进行反思。同时,各大媒体针对此次交通事故开始呼吁大伙互帮互助,爱心支援有需要帮助的人。一系列相关报道被人民网、新浪、搜狐、腾讯等网页纷纷转发传播。

2.5 网民参与热情高的新闻题材

多媒体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还设有互动环节,这是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特殊之处。媒体工作者可以选取一些网民比较感兴趣,参与程度较高的题材以多媒体新闻报道的形式来增强互动性,从而更好的进行新闻传播。再把镜头转向十九大会议召开期间,人民网在网页上推出了“对党说句心里话”的新型互动板块,广大网友通过微博互动、留言的方式积极参与该活动。以上的互动方式极大的改变了我们日常谈话评论的途径和方式,同时也为全国各地人们积极参与党和国家建设建言献策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例如新浪新闻就推出了“我有话说”栏目,这主要用于征集广大网友对党的十九大的建议期望。

3. 多媒体新闻选题要注意与流量的关系

多媒体新闻要牢牢抓住知识生产的稳固,再将挑选过的新闻题材融入其中,这样才更好的策划出一个合理且务实的主题。那么,在从新闻策划到融合新闻策划的整个过程中,是什么样新型的新闻实务问题被提出或者提出对问题新的认识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大数据时代,这让新闻的语言和传播方式都有了深刻的变更。首先,新闻媒体企业要抓住媒体融合这一新型发展机遇,只有新闻的发展处于这种技术实践环境中,媒体行业才能够更深一步接近选题策划的难题。传统模式下新闻选题策划往往偏向文字语言方面,不同于传统模式下的选题策划,新型的选题策划实践对融合新闻技术的要求较多。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融合新闻势必会于许多现代图像或符号信息相联系,这将会以网页新闻、VR新闻、大数据新闻、视频新闻等等标志性融合新闻形态来更新其传媒技术。再者,目前的融合新闻越来越趋向图像化发展,重点在于激发受众的视觉感触,新闻媒体在可视化技术的推动下,应当及时更新融合新闻选题策划所立足的审视维度。

相对来说,融合新闻策划要着重关注新闻形态展现方式和互动渠道的创新。然而,有许多题材在传统模式下的媒体新闻处处碰壁,但是新媒体技术突破了原来模式下的局限,原本被抛弃的题材在新的模式下极大可能焕发新生,并且在融合新闻的舞台上占据有力地位,这主要立足于融合新闻形态突破传统新闻的选题价值局限。例如,“点赞十九大,中国富强起来”为题的新华社系列融合新闻产品的大促销主要基于媒体企业融合了题材和技术创新的结合,符合了技术创新发展的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大面积普及,广大网友纷纷加入十九大的点赞接龙活动中来,新闻媒体也由此充分发挥了其价值和作用。虽然新闻媒体对于题材的选择在于及时反应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融合新闻内容的逻辑编辑和布局都有其特色之处,从而,真相后出时代的新闻其发展周期和技术逻辑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更新。“体验”逻辑、“现场”逻辑、“实践”逻辑等等逐渐替代了传统模式下的逻辑,这对新媒体新闻的评价标准有了新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信息逻辑评价,反而趋向了错综复杂的一个系统评价,其中不仅包含了传统模式下的订阅和收视情况,还逐渐新生一些资本性规则,进而影响了整体新闻选材的进程。综上所述,多媒体融合新闻的发展,让原本那些在传统模式下不受欢迎的题材,这类题材往往没有包含重大事件或者包含的信息量较小,但是它们能在新媒体下焕发生机,在融合新闻的舞台上占据有力地位。

参考文献:

[1]黄薇,王国刚,张涛涛.多媒体新闻采编系统建设[J].科技传播. 2017(07)

[2]王君兰子.关于多媒体新闻的策划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