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脊液内皮素检测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20-06-04范琳娜

关键词:内皮素应用价值脑脊液

范琳娜

【摘要】目的 对于脑梗死疾病治疗中开展脑脊液内皮素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诊的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期选取非器质性病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脑脊液不同时期内皮素水平。结果 30例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内皮素在发病3天之后到达高峰期,之后慢慢下降,30天之后趋近正常水平。结论 脑梗死患者在疾病发作初期,脑脊液内皮素水平出现明显上升,第三天到达高峰期,30天之后慢慢趋于正常水平,利用脑脊液内皮素检测能够帮助判断脑梗死患者疾病发展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指导,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脑脊液;内皮素;病情发展;用药指导;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7..02

脑梗死属于临床中发病率、致残率以及复发率非常高的一类疾病,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是现在人类三大死亡因素之一,根据流行病学相关研究显示,我们国家25岁至74岁人群中出现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16/10万,死亡率81/10万,所以有效预防脑梗死疾病的出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现在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缺少统一标准,比较认可的危险因素包含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吸烟以及糖尿病等,其他因素包含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无法解释全部缺血性卒中疾病,大量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资料中指出,内皮素属于目前已知作用最强并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类缩血管活性肽,最近几年以来,对于内皮素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接诊的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于脑梗死疾病治疗中开展脑脊液内皮素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诊的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期选取非器质性病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脑梗死组3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区间值为48岁,年龄最大区间值为77岁,平均(55.61±10.22)岁,全部属于初次发病,通过临床CT检查显示存在大面积梗死灶,同时伴随昏迷、失语以及偏瘫等表现症状;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区间值为47岁,年龄最大区间值为78岁,平均(55.40±10.31)岁,患者不存在器质性实质病变,身体状况评定结果全部为良好。

1.2 方法

脑梗死30例患者在其发病之后3天、7天、14天以及30天接受腰穿,采集患者脑脊液4ml,将其置入到有EDTA二钠以及抑肽酶试管中混合均匀,开展离心操作,每分钟3000r,离心10分钟,分离上清液,放置到零下20摄氏度冰箱中进行保存,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脑脊液内皮素水平,所应用仪器为酶标仪,试剂选取人内皮素-1酶联免疫试剂盒,根据标准操作流程开展操作[2]。

1.3 观察指标

记录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患者发病3天、7天、14天以及30天时的脑脊液内皮素水平。

1.4 统计学计算

本文两组对比所获各项数值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加以计算,利用“x±s”对于计量数据加以表示,利用百分比对于计数数据加以。通过x2与t检验开展统计学处理,结算所得P值用于评价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0例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内皮素在发病3天之后到达高峰期,之后慢慢下降,30天之后趋近正常水平,对照组30例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基本保持不变,不同时间段脑梗死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脑脊液内皮素水平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 论

脑梗死指的是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受损引发脑动脉管腔出现狭窄,由于各类因素加快局部血栓形成速度,造成动脉狭窄加重或是完全闭塞,引发脑组织缺氧、缺血与坏死,从而产生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脑血管疾病[3]。内皮素不但在血管内皮中存在,更加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与组织中,属于调节心血管功能的关键因子,在维持基础血管张力,稳定心血管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皮素是通过21个氨基酸所组成,和靶细胞受体相互结合,提高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导致血管收缩,同时能够作为神经肽起到调节神经元作用,内皮细胞受到刺激合成同时释放内皮素-1,刺激内皮素-1合成的主要因素包含胰岛素、肾上腺素、细胞因子、血管壁剪切力、血栓素、血管紧张素、血管加压素以及缺氧等物理因素[4]。内皮素缩血管的作用比较持久,受体分布比较广泛,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脑梗死患者产生内皮素水平升高主要是因为缺血性脑梗死疾病早期应激反应导致肾上腺素分泌量升高,加快内皮素分泌速度,梗死区域微血管遭受损伤,造成受伤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在微血管的渗漏增加,缺血缺氧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元合成内皮素水平升高,脑血管痉挛或是血栓形成产生血管低灌注表现,内皮细胞张力获得解除,从而增加内皮素释放。内皮素水平升高会使血管痉挛现象加重,进一步加重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并且降低血管舒缓因子的分泌量,使内皮素缩血管作用获得加重,脑梗死患者脑内毛细血管长达560km,同时欠缺肌肉運动,处于病理状态下,压力减小,管径变细,内皮细胞十分容易遭受损伤,造成内皮素释放量升高。通过本文对比研究资料可见,30例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内皮素在发病3天之后到达高峰期,之后慢慢下降,30天之后趋近正常水平,对照组30例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基本保持不变,不同时间段脑梗死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脑脊液内皮素水平对比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为脑梗死患者提供脑脊液内皮素检测,能够帮助判断病情变化,并且有效指导临床用药,具体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童 瑜,廖可立,黄颂,张国乐.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的临床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04):41-42.

[2] 万素芹,王姝瑾,丁邦厚.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和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3):13-15.

[3] 曹丽平,高 敏.舌咽三步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9,60(13):1129-1133.

[4] 陈宗存,符沙沙,陈金逸,吴祖荣,符茂雄.脑梗死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内脂素及内皮素的关系[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30(10):1053-1056.

猜你喜欢

内皮素应用价值脑脊液
内皮素-1对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PC-MRI对脑脊液循环的研究价值
和肽素与大内皮素-1及N末端脑钠肽对心力衰竭的预后价值
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管内皮素-1的影响
脑脊液流式细胞术在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应用
前列腺癌患者内皮素-1 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