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影像科室的护理管理探讨

2020-06-04李芳莲

关键词:护理管理途径

李芳莲

【摘要】医学影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医学影像的不断发展,科室对护理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方案,规范医学影像科室护理流程,促进护理水平和质量提升,为医学影像科室各项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篇文章主要对医学影像科室的护理管理进行深入探讨,仅供医护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医学影像科室;护理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7..02

医学影像是一种临床诊断手段,不会入侵到人体内去,但是却可通过影像技术获取人体某个部位或者器官的结构影像,辅助医生完成临床治疗,有助于医学研究和人体探秘。医学成像离不开护理,但是我国医学成像科室护理还存在着较多问题,绝大多数人在思想上忽视护理管理,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护理流程,未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医学影像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比较低,严重阻碍了医学成像科室发展。

1 医学影像科室护理管理存在问题

医学影像科室对于医疗诊断起到辅助性作用,科室普遍不重视护理工作,认为影像科室护理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对护理人员的筛选不够严格,配备的护理人员年龄过大或者过小,医学影像的认识欠缺,专业素质低,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差,影像科室的护理缺乏生命力,整体护理效果不理想。医学影像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传统的护理模式根本无法适应发展,所以医学影像护理管理模式创新具有紧迫性,也是提高科室工作水平的需要。影像科室相较于临床科室,护理管理最大问题是分工不清晰,给护理人员提供了偷懒的机会,而且科室基本上不会专门设立护士长,科室的护理人员是由部门统一管理,无法达到护理管理预期效果,个人编制也未划分到影像科室,意味着不能获取影像科室的奖励,护理热情被浇灭,很强将医学影像护理各项要求落实到位[1]。

2 医学影像科室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有效措施

2.1 CT核磁扫描护理

CT核磁是医学诊断中经常运用的设备,其在辅助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疾病的识别能力更强,诊断结果准确性高,同时还能识别出具有隐藏性的小病变,防止检查中出现遗漏,不能及时的发现病变,延误了最佳治疗期。CT核磁检查护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疏导,医生在安排护理检查以后,患者往往会怀疑自己可能患了严重疾病,从而产生了焦虑和恐惧心理,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很有必要的。加强和患者交流,打气和鼓励,消除患者不安心理。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熟悉CT核磁检查的流程,讲解扫描检查前需要注意的事项,扫描部位不同饮食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要向患者介绍清楚这些内容,以提高其自我护理水平。检查前安排碘过敏检查,患者明白每项检查的作用,轻松积极心态面对CT核磁扫描,确保扫描的高效性,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或者由于不符合扫描要求而耽误检查[2]。

2.2 介入治疗护理

介入治疗不再是单一的影像诊断,将其运用了实际治疗中,具有准确性高和伤害小的特点,近年来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实践应用。介入治疗实质上是在影像设备的监控下,把器械放入到患者体内,完成一系列的检查,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介入治疗的护理管理尤為重要,不仅需要做好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还要在检查和治疗前做好提醒工作,患者明确知道4—6个小时内不能吃东西,必要时注射防止呕吐的药物。介入治疗需要做好备皮,测量血压以及脉搏跳动,详细的记录护理情况,术后护理就有了参照物,有利于了解治疗和恢复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在治疗的前一天对患者采取碘过敏试验,明确其是否有过敏史,除此之外按照相关的要求准备检查和治疗所需要的医疗器械和工具。介入治疗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全部器械进行消毒,皮肤消毒也是不能少的。治疗中留意患者,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正常,询问患者有没有不舒服感觉,多一些关怀和言语鼓励。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熟练包扎,一般情况下穿刺的地方都会流血,还有可能出现肿胀,术后观察是重中之重,发现反常情况立即反馈给主治医生,采取急救措施。患者在手术过去一天后仍然没有排尿,必须告诉医生。详细记录患者体温、血压、尿液颜色变化,有效的预防医疗事故出现。

2.3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医学影像科室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系统学习护理知识,并且掌握和影像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性能,熟练的使用设备。影像科室护理管理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和患者交流,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缓解焦虑情绪,拉近彼此距离,减少医患矛盾。介入治疗牵扯到了无菌操作,消毒工作要到位,提高预防感染的能力,辅助医生更好的完成影像检查和介入治疗。

2.4 建立健全护理制度

任何管理都无法脱离制度的支持,医学影像科室护理管理也不例外,根据影像科室护理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护理制度,保证可执行性。科室护理管理既要有和护理有关的管理制度,也要有日常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编写影像科室护理流程手册,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制定配套的奖惩制度,绩效考核纳入到科室奖金分配,严格按照流程规范操作。[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科室的护理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影像检查的质量,所以科室必须重视护理工作,结合影像科室护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制度,完善护理流程,提高影像科室护理水平,促使其朝着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丽芳,罗庆华,邓桂芬.医学影像科的护理管理[J].郧阳医学院学报,2018,29(6):576-576.

[2] 倪凤荣.探讨医学影像科室的护理管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11).

[3] 王志敏.医学影像科室的护理管理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8(1):123-124.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