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0-06-03王庆书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直尺数数小棒

王庆书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3、7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例题1和例题2。例1通过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着数到20根,也就是数出另外10根小棒,把这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到20,并且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接着教学数的读法,教师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并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学生在用小棒摆数时,突出10根小棒一捆,就是一个十;还有几根小棒与前面的小棒放在一起就是十几;2捆小棒就是二十。例2教学的是数序,要求学生把直尺上的数读出来,这有助于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设计学生互提问题的游戏活动,不但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而且在活动中强化学生对数序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們已经学过哪些数?0、1、2、3、4、5、6、7、8、9、10。(齐读)你还知道哪些数?

2.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中有什么?你能试着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个吗?(让学生自己来数,数后汇报)

3.揭示课题。图中这些物品的数量都超过了10,看来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10大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已有的数数经验引出课题,让学生在数数过程中真切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发现只学1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是不够用的,体会到要学比10大的数的必要性,让学生带着这种需求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二、利用小棒,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对比中初步感知数的组成。

(1)请同学们1根1根地数,数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让大家一眼看出你摆的是10根小棒。(生操作,可以捆成一捆)课件出示图:

(2)提问:这一捆是几个1根呀?是多少根?(是10个1根,是10根)教师说明:10个一是1个十,写作:10,读作:十。

(3)请学生数出1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

2.教学11的组成。

(1)出示各种摆法。(预设)

①连续并排摆出11根。

②10根小棒并排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③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2)学生交流与评价。(大家比较欣赏哪种摆法)

(师课件演示:将1捆小棒放在一旁,接着再添上1根是多少呢)

生:11根。(板书:1个一)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

板书:       读作:十一。

3.类比迁移11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究12~20数的组成。

(1)探究12。师: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几根?(学生个别汇报)师:1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2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2)教学13~19各数。

学生摆喜欢的数,学习其他各数的组成。师:除了11、12外,老师还有一些数字宝宝,你认识它们吗?(师摆,生读)师:请你们从这些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小组合作摆,代表上台展示,并交流这个数的组成,老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和交流板书数的读法,强调读数时要大写)

读作: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3)教学20。

师:19根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清楚看出是20根?(预设)

①10根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0根并排小棒放在右边。

②10根捆成一捆,一共2捆。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20个一和2个十。

板书:                读作:二十

两幅图表示的数一样吗?哪个图让大家一眼看得清楚。

在学生的活动中,让学生明白20是由2个十组成的,也是由20个一组成的。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小棒,经历数数、读数的过程,让学生在对比中充分感知并理解数的组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4.教学11~2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这些数字宝宝也想在尺子上面找到自己的位置,你能帮帮它们吗?(1)(出示直尺)填数。

师:填完整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从直尺图上可以看出,10前面的是:0、1、2、3、4、5、6、7、8、9;10后面是11、12、13、14、15、16、17、18、19、20。尺子上的数越往后数越大,越排在前面的数越小)

(2)集体齐读,加强对2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整体感知。

(3)猜猜我是几?通过活动强化对数序的认识。(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读直尺上的数和猜数活动,直观地感知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建立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对数序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

1.数数。

学生独立数出教材第73页“主题图”中不同学具的个数。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按要求数数。

同桌互相检查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2题、第3题。

3.数字游戏:比比谁的卡片举得快。

游戏规则:学生拿出写有0~20各数的数字卡片,教师或学生依次提出问题,其他学生思考出答案后将相应数字卡片举起来,速度快且正确者获胜。

4.向生活延伸。

说一说在实际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11~20各数。

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数数、读数以及数序的理解和记忆,在延伸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巩固数的组成,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中哪个活动环节你最喜欢,为什么?

猜你喜欢

直尺数数小棒
爱数数的兔十一
巧移小棒
数数
一样长吗?
三角板“牵手”直尺
风车转转转
数一数
圆规和直尺
摆六边形
直尺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