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探究

2020-06-03陈海燕马良菊钟如芬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脉搏乙组甲组

陈海燕,马良菊,钟如芬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 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如何降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VAP 的发生率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热点[2]。相关的研究指出,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VAP 的发生率。本文对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 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70 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分析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 年10 月至2018 年10 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 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70 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35 例/ 组)。甲组患者中有男性18 例,女性17 例;其年龄为24 ~75 岁,平均年龄(49.56±14.31)岁。乙组患者中有男性20 例,女性15 例;其年龄为25 ~76 岁,平均年龄(49.17±14.2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 >0.05。

1.2 护理方法

在两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吸痰处理、口腔护理等。对乙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方法是: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总结以往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来寻找循证支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制定出循证护理计划。2)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开窗通风和消毒,严格限制探视患者人员的数量及探视的时间,并将其病房内的温度控制在22 ~24℃之间,将其病房内的湿度控制在55% ~65% 之间。3)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气管导管进行妥善的固定,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对其四肢进行适当的固定,以防止其发生意外拔管。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尤其是协助其翻身或对其进行口腔护理时,应注意保护其气管导管。4)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进行吸痰。在对患者进行吸痰前,先协助其进行1 ~2 min 的吸氧。在对其进行吸痰时,应注意将吸痰负压控制在-50 mmHg 以下,将吸痰的时间控制在15 s 以内。在进行吸痰操作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对于痰液比较黏稠的患者,先向其气道内滴入3 ~5 ml 的湿化液,然后再对其进行吸痰。完成吸痰后,再次协助患者吸氧1 ~2 min[3]。5)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期间,应注意做好手卫生。定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适当抬高床头的侧卧位,以防止其发生反流及误吸。将患者气管导管气囊内的压力控制在20 ~25 cmH2O 之间,以防止细菌经气囊壁进入其下呼吸道。6)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进行口腔冲洗。在对其进行口腔冲洗前,将其床头抬高30°,并使其头部偏向一侧。然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其牙齿的内外面、颊部、咽喉部进行冲洗。7)护理人员每周为患者更换1 次呼吸机管路。若发现患者的呼吸机管路被污染,应立即为其更换。使患者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处于最低位,并定时对这些冷凝水进行清除。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VAP 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体温、脉搏和SpO2

接受护理后,甲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体温、脉搏和SpO2分 别 为(25.88±1.64)次/min、(37.65±0.56)℃、(101.04±7.04) 次/min、(93.51±1.91)%, 乙 组 患 者的呼吸频率、体温、脉搏和SpO2分别为(20.41±2.04)次/min、(37.11±0.52) ℃、(82.58±8.67) 次/min、(96.74±1.31)%;乙组患者的SpO2高于甲组患者,其呼吸频率、体温、脉搏均低于甲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体温、脉搏、SpO2 的对比(±s)

表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体温、脉搏、SpO2 的对比(±s)

组别 呼吸频率(次/min) 体温(℃) 脉搏(次/min) SpO2(%)甲组(n=35)25.88±1.64 37.65±0.56 101.04±7.04 93.51±1.91乙组(n=35)20.41±2.04 37.11±0.52 82.58±8.67 96.74±1.31

2.2 对比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VAP 的发生率

接受护理后,乙组患者VAP 的发生率(8.57%)低于甲组患者VAP 的发生率(28.57%),P <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VAP 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进行机械通气48 h 后至完成机械通气后48 h 内发生的肺炎。对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临床上应对其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以降低其VAP 的发生率。相关的研究表明,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VAP 的发生率[4-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乙组患者VAP 的发生率(8.57%)低于甲组患者VAP 的发生率(28.57%),P <0.05 ;乙组患者的SpO2高于甲组患者,其呼吸频率、体温、脉搏均低于甲组患者,P <0.05。上述研究结果与么颖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其各项生命体征,降低其VAP 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脉搏乙组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脉搏的检查及与脉搏异常相关的疾病
沈安娜:按住蒋介石脉搏的谍战玫瑰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