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探究

2020-06-03张成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自发性开颅血肿

张成荣,周 波

(大英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 大英 629300)

自发性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的脑实质内出现非创伤性血管破裂,可导致其发生脑出血。患者存在高血压、血管畸形、过度疲劳及精神过度紧张等均是导致其发生自发性脑出血的主要原因[1]。临床上常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常规开颅手术的创伤较大且其术后恢复较慢。与进行常规的开颅手术相比,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具有手术的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等优势。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期间在大英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90 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经影像学检查后被确诊为自发性脑出血。2)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3)患者无手术禁忌症。将这90 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20 例;其年龄为43 ~78 岁,平均年龄为(56.85±4.18)岁;其中,出血区域为基底节区的患者有32 例,为皮质下区的患者有13 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 例,女性患者21 例;其年龄为41 ~77 岁,平均年龄为(57.06±4.93)岁;其中,出血区域为基底节区的患者有31 例,为皮质下区的患者有14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全身抗感染、降低颅内压、降血压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脑部均进行CT 扫描,以确定血肿的位置。然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开颅手术,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在距离患者病灶最近的脑表面无血管区域向其脑内进行穿刺,直达其血肿所在的位置。在明确患者血肿的位置后,使用脑压板将其脑组织及血肿腔分离。清除患者血肿腔内的血肿,以清除目标达到血肿腔边缘但不损伤脑组织为最佳。3)对患者进行止血去骨瓣治疗,做一个面积约为12 cm×12 cm 的骨窗,对其硬脑膜进行减张缝合,为其置入皮下引流管,然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方法是:1)在患者的血肿层做一个手术直切口,用铣刀做一个小骨窗。然后,用咬骨钳将骨窗的切口扩大至3 ~4 cm 左右(骨窗的面积约为3 cm×4 cm)。2)充分暴露患者的硬脑膜,对其硬脑膜进行“十”字切开。使用穿刺针先将80% 的血肿抽出,然后,用浓度为0.9% 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抽吸剩余的血肿,尽可能地将血肿完全清除。3)若发现患者脑内有活动性出血,可对其进行电灼止血处理。4)清除患者的血肿后,使用明胶海绵贴对其进行止血处理,为其置入皮下引流管,然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本研究中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疗效的评定标准是:1)治愈:治疗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的幅度>91%。2)显效:治疗后,患者NIHSS 评分下降的幅度为46% ~90%。3)有效:治疗后,患者NIHSS 评分下降的幅度为18% ~45%。4)无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下降的幅度<18%。治疗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中老年人群是自发性脑出血的高发人群。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尽早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可改善其预后[2]。目前,临床上常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开颅手术是早期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常用术式。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常规开颅手术的创伤较大,且易导致其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其预后[3]。近年来,微创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优势有:1)对患者进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可有效地减少血肿的占位效应,改善其脑部的血液循环[4]。2)对患者进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可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脑暴露及脑牵拉,有利于其颅内压的恢复。3)对患者进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可避开手术对其颅内血管及功能区域的损伤,进而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几率[5]。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自发性开颅血肿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共享魅力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