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绘时装画”课程思政挖掘与融入的路径探究

2020-05-29宋明霞

美与时代·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挖掘融入课程思政

摘  要:课程思政是将课程与思政元素进行潤物细无声式的融入与嵌入式的教育,将知识导向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在“手绘时装画”课程中,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考核评估方式等理念,并将其与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并进行梳理与挖掘,使整体课程的合理性和教育性得到改善和提升,使其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从而使课程的科学性和价值的引领性达到有机结合。

关键词:手绘时装画课程;课程思政;挖掘;融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绘时装画”课程思政课程建设教育改革科研成果。

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其教育目的中最重要的,就是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宏伟目标与服务社会主义、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做对社会有益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手绘时装画”课程属性介绍

“手绘时装画”课程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艺术设计学院高职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程开设于大学一年级,共4周,64学时,属于服装与服饰专业群专业基础造型模块中的核心必修课程。“手绘时装画”课程是思维创新延伸为设计图纸和制版工艺单的必要传达方式,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采取项目模块化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手绘时装画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如下:首先,在款式图的绘制阶段,了解手绘时装画的概念及历史与发展,然后掌握手绘时装款式图的绘制以及局部的表现方法;在单色手绘效果图绘制阶段,掌握不同风格手绘时装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了解手绘时装画的艺术特征和形式以及时装画人体比例结构与动态的表现方式;在着色手绘时装画绘制阶段,能够掌握不同种类服装材质及图案的表现技法和掌握不同种类材料的特性及特殊技法的表现方法。本课程的能力目标为:手绘服装款式图的绘制及表达能力;手绘服装效果图的表达及创作能力;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搜集各种手绘时装画资料、解读流行以及服装行业资讯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服装款式图及服装效果图的表达及创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手绘时装画”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手绘时装画”课程中多处涉及了工匠精神、科学精神、文化自信、规范意识、劳动意识、创新意识等内容,这正与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所契合。因而,在本课程中融合了课程思政元素,可以促进学生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养成。更加利于学生透过时装画技法课程本身理解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文化自信”“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内涵与本质。“手绘时装画”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手绘时装画要与思政内容衔接就要挖掘适当的衔接点与切入点。首先,时装画中款式图的绘制要求基于人体的科学性、工艺的准确性与创新性、线条的均匀感、速度感,这些都要求学生具备一丝不苟、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法律意识与创新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实训任务中去。其次,在时装画线稿与着色效果图的手绘中,要求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时装画不同风格和技法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具有随时面对失败的抗挫能力和百折不挠的敬业精神,在不断练习和实训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与修养。所以在手绘时装画课程思政的建设上,应当深入挖掘时装画课程中“科学、规范、专注、敬业、创新”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思政元素。并结合专业本身的特色,使该课程的价值增量具有了最大限度的提升充分体现手绘时装画课程所具有的实践特色与思政性。

三、优化思政课程教学团队结构

加强课程团队建设,打造专业、思政、信息化相融合的课程团队,将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信息中心教师组织起来展开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与探讨。从专业教学模式、思政融入方式方法、信息化运用角度三个维度深入研讨,逐步形成一支专业结构优化、教学水平高、素质引导好的教师团队。

四、思政元素

与手绘时装画课程融入的教学思路设计

(一)紧贴思政元素,优化课程体系模块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结合一丝不苟、专业专注、法律意识、创新意识、抗挫能力等理念,将思政内容体现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进一步优化课程标准、和制定授课计划;更新教学课件与丰富教案内容;设计思政课程教学组织方式和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内容表。同时引入我校获奖优秀作品及我国著名时装设计大师的作品进行赏析,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自信。建立网络在线平台课程思政资源库,将思政图片、文章、视频等有机结合推送给学生进行下载浏览与学习,为有效发挥该课程对学生“知识的引导”和“能力素养的提升”功能课程运用多种思政结合方式。

(二)针对教学思路,重视课程知识的引导过程

突出手绘时装画课程课程思政的“知识的引导”和“价值的引领”功能,把“教”与“育”有机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将课程的引导功能与作用进行突出强化。发挥学科优势,针对每个思政融入点设计不同的引入环节、课程设计、分组实训、线上线下的讨论与投票,将超星学生通终端手机app、图片、文字、视频等有机结合。确定每次课程的目标,突出课次教学的难点、重点与易错点内容。同时高度重视对课程中所体现的职业精神和工匠创新精神,在练习和实训时一丝不苟、专心专注、精益求精、创新实践才能达到培养服装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三)基于“课程思政”深入挖掘手绘时装画的课程要点

由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生源不同,学生技能层次也不尽相同,常常会出现学生“画不好”的问题,所以在“手绘时装画”课程设计讲授的时候,应采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实训。首先从人体的测量入手,服装款式图与效果图与人体息息相关,在测量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手绘款式图与时装画效果图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对于款式图与时装效果图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并学以致用。

(四)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趣味化的引导

课程思政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理论课程中采取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的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课程中运用起立报道、BINGO游戏法、分组教学pk法、头脑风暴法、组内互评和小组互评。依托超星学习通建立课程学习平台进行线上讨论法和投票等多种教学方法打造有氛围、有温度的课堂,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以及该课程所需态度及职业素质与道德的共鸣讨论。在实训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示范法、量体测试法、分组竞赛法、一对一辅导法,集中讲评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弘扬“科学、规范、专注、敬业、创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改革创新的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

(五)实训过程中体现思政育人

重点围绕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精神,把职业素养与实训过程联系起来,针对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大学生,在知识示范与传授以及实训的准备、实施、结束过程中,明确将本专业的实训制度和实训规范操守与职业素质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传递给学生,使其在实训过程中具有规范意识、团队精神、科学精神、谦让意识、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职业素质与精神。

(六)改革考核方式方法

考核采用双评估制度,课程评估包括职业素养评估、实训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总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其中职业素养评估占课程评估总分的15%,职业素养评估按照平时的学习纪律与学习态度、团结协作意识与实训过程的操作规范、安全规范与道德意识;完成实训过程中体现的纪律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与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进行综合评判。总结性评价占课程评估总分的85%,采取组内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考核评审团队”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模式进行考核评价。

五、思政育人效果

實现理论提升与实践育人的同向同行式发展,以知识讲授为基础,实现其与价值提升的相互融通。将意识形态、育人目标相互契合,将理论与实践相协调统一与转化,不仅提升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专业的习得感,而且同时在时装画技法课程学习中,润物细无声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为他们今后走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李晓鹏,王波,石志恒.“资源环境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途径研究[J].甘肃农业,2019(12):107-109.

作者简介:宋明霞,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猜你喜欢

挖掘融入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