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调生: 扎根泥土的优质种子

2020-05-25蒋凯音

中学生天地(B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村干部书记街道

蒋凯音

姓名:丁梦雨

身份:绍兴市柯桥区选调生

“因防控任务繁重,明日起全体机关干部取消休假,正常上班。”2020年大年初一,一则紧急的短信让我告别了离开学校后的第一个春节假期,开始了每天在街道整理新冠肺炎疫情统计表格、撰写和推送新闻的工作。

不过,从选择成为选调生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知道加班、放弃休假可能会是我的工作常态,因为这是我的责任——当国家有事、群众有事时,作为党员、选调生的我必须义无反顾。

从大学生到选调生

我第一次知道“选调生”这个词,是在学校的招聘宣讲会上。那时,我对它的理解是“择优而选的大学生”,直到宣讲会后,我才逐渐知晓,它除了有“选拔优秀的大学生”这层含义,还有“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意义。

当时,我临近毕业,对于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还没有明确的方向,只知道自己想回家乡,渴望去基层实践。抱着“想看看自己在基层能做什么”的想法,我报名了浙江省区县市的大学生选调生项目。很幸运的是,我取得了不错的笔试成绩,进入了面试环节。

“你们村有一个文化礼堂,有一张姓村民和朋友在礼堂打麻将,而你作为村干部要将礼堂做他用,此时你该怎么劝导这位村民?”这是我参加选调生面试环节的最后一题。

“请问,这里的张姓村民是老张还是小张?”我抬头,脱口而出的不是回答,而是一个反问。出口的那一瞬间,我被自己吓了一跳。估计考官也没想到有考生会反问,一个个都笑了。原本紧张的考场氛围,瞬间变得轻松不少。

至于后来我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已经记不清了,只是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在当时看来有些“傻”的问题,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知晓了村民的年龄,的确更有利于我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与他们交流,而这也是我在之后的实际工作中经常面临的情况。

一些学弟学妹问我:“学姐,我想考选调生,但怎样的大学生才能报名选调生项目,并在笔试、面试中更有优势呢?”我的回答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展了选调生的选拔项目,很多优秀的大学应届毕业生都可以报名选调生项目。但如果你想比别人更有优势,那么,尽早地入党,在大学里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志愿者活动,关心时事政治……这些都能成为你的加分项。

锦坞村许“老师”

2019年9月18日,我作为一名选调生,正式入驻绍兴市柯桥区福全街道锦坞村。

在此之前,一直在城市长大的我几乎没怎么去过农村,对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设施老旧、卫生条件一般上。但走进锦坞村,随处可见的景象打破了我对农村的成见:村落依山傍水,村民沿山而居,村内水清岸美,柏油马路从村口通往家家户户,道路干净程度甚至超过了我居住的城市小区。

在村委会迎接我的是锦坞村的三位村干部——村支部书记许书记、文书许姐和妇女主任叶大姐。向我大致介绍了村里的情况后,他们立马投入各自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对他们的观察,我才知道原来一名村干部,每天要处理的事务竟如此之多、如此之繁杂——村民的社保、水电费缴纳;村落建筑工程管理、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凡是和村子有关的人、事、物,几乎全由他们协调、处理和负责。

进入村委后,我被安排负责整理文字材料,有时也会跟着村干部、网格员实地走访,检查环境。走访和检查一般早上8点开始,常常一走就是一天。但许书记却和我说,这几乎是他每天都会做的事。因为与村民的沟通方式和城市居民不同,远程沟通、协调大多效果甚微,必须亲力亲为,当面交流。原来,这就是许书记每天微信运动的步数都超过2万的原因,我对许书记由衷地感到敬佩。

2019年下半年,村里的重点工作是垃圾分类。虽然村民对我们的工作很理解,但我们依旧碰到了不少困难:有村民觉得垃圾分类没有意义;统一的垃圾分类箱撤掉后,有人继续往原址乱丢垃圾;还有的村民嫌弃分发下去的分类垃圾桶太小……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焦头烂额。许书记的办法却轻松化解了众多难题,有村民不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那就加大宣传,说明垃圾分类的好处;撤掉垃圾箱后依旧有人往原址乱丢垃圾,那就把撤掉垃圾箱的地方改为环境优美的绿化景观;如果觉得分发的垃圾桶太小,那就提前调查,给住户多的家庭分发大型垃圾桶……解决的措施看似简单,但其实背后是许书记把每个环节都考虑到位了,才能真正满足村民的需求,快速解决实际问题。

我逐渐明白组织让我进入锦坞村的意义——让我跟着许书记这样一位优秀靠谱的老师,学习优秀的基层管理经验。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怎样和村民沟通,怎样处理村民生活的琐事,怎样把政策落实到村里,更重要的是,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好的村干部应该是这样的——本着一颗真正为村民做事的心,有做好事情的決心,还有肯挑担子的责任心。

疫情下的基层公务员

2020年1月,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暴发,因为街道需要处理的事务较多,我被安排到街道协助,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上情下达。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以笔为“枪”,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宣传在战“疫”一线的同事们抗击疫情的经验做法和感人事迹。

于是,告别假期,告别家人,带上行囊,街道的宿舍成了我在疫情防控阶段的家。那时,几乎每天半夜,我都会在迷迷糊糊的睡梦中被手机铃声震醒。打开手机一看,是钉钉群里的同事们在进行交接班的沟通。关掉微信,手机的时钟显示时间为半夜12点。

在采访一线同事期间,我每天都会被他们的工作细节感动,印象最深的是街道金三角社区的邵利珍书记。他们社区的压力是全街道最大的,因为他们每天新增上报要管控的人员最多,而且人数一直在增加,加上又要做到每天和管控人员“两见面”,邵书记的一天,不是在爬楼梯就是在赶去爬楼梯的路上;她不光白天要去挨家挨户摸排登记,晚上还要去社区卡口站岗到9点多。我在撰写邵书记先进事迹的时候,好几次联系她要一张工作照片,邵书记却总是说“先去登记完再说”或者“等下去送完菜再说”,照片迟迟到不了我手中。

邵书记只是疫情下基层公务员的一个缩影,全国有几十万基层公务员正做着和邵书记一样的工作,也正因为有很多这样尽责努力的人,才让人更加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我们记忆中的春暖花开。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特殊的基层锻炼机会,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人民服务”这5个字背后的艰辛。

“优秀、高校毕业生、组织部、选调、基层、培养锻炼、公务员、后备干部人选”,在一本介绍选调生的书中,作者用这8个词概括了选调生这一群体。我觉得这8个词概括得特别准确。但如果换一种更为诗意的解释方式——我们就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质种子”,在最接近泥土的地方快速成长,然后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村干部书记街道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热闹的街道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读书记
集书记
热闹的街道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