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化工园区安全防控管理模式设计研究

2020-05-25梁园马文君韩路路

化工管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化工园区防控

梁园 马文君 韩路路

(浙江航天恒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 314201)

0 引言

两化融合、军民融合、2025 中国制造、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制造等理念的持续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超高速低延时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成熟及商用,各行各业正加速迈进智能时代。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行业总量稳定增长,到2020年总产值预计可达16 万亿元人民币,智能化有助于化工行业的持续繁荣。化工园区作为化学品生产、储运、交易的重要载体,化学品种类繁杂、数量大、风险高,安全是困扰园区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几年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如2018年河北张家口“11·28”重大燃爆事故、2019年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2019年河南义马气化厂“7·19”重大爆炸事故等接连发生的多起化工园区爆炸事故无一不是安全、风险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发现的问题未能闭环所引起,给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化工园区处在提质发展阶段,为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适应智能时代的要求,需通过一套化工园区的安全管控模式,提高园区管理部门的安全防控管理能力,保障园区安全。

目前已经有危化品行政监管体制研究[1-2],园区安全规划和风险管理研究[3-5],但都主要关注园区本质安全、生产现场安全[6]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没有与其他监管手段和专业服务相结合,并且缺少智能化监管手段。基于此,本文对化工园区的安全防控管理模式进行设计研究。

1 安全监管

1.1 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存在企业规模、危险性质和存量差别不一,企业间上下游关系不明显、产业集成度不高,安全监管难度大[7];危化品监管涉及部门多、部门间职责交叉,各相关部门彼此权利划分不明[8];部分园区监测设备、应急装备、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不全面[9],安全监管处在初级阶段,不能适应现实监管[10]任务需要,管理者无法掌握园区总体安全状态;管理部门缺失部分管理职责,安全监管人员少、企业多,管理范围大,监管力量不足等主要问题。在2018年3月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整合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办公厅的应急管理及公安部的消防管理等不同部门的职责。政府以及各级监管部门已经在园区安全[11]管理上进行了调整,但仍未达到全面持续保障园区安全的目标。

1.2 管理政策

近两年,应急管理部针对危化品企业的隐患排查、特殊作业、风险管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测等管理方式制定了细则及文件,用于指导化工园区有序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其中危化品企业隐患排查文件对企业基础安全、设计与总图、装置运行、设备、仪表、电气、应急与消防、重点危化品的管理给出了排查内容、排查依据;特殊作业文件对8 项特殊作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临时用电、动土和断路)给出了具体的安全规范;风险管控文件对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文件给出了检查内容、评分标准和计算公式,用于评价化工园区风险类别;重大危险源监测文件明确了园区所需在线监测要素。

1.3 发展趋势

1.3.1 智能平台是未来化工园区安全防控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

当前,化工园区面临新一轮洗牌,化工园区的智慧化、智能化升级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平台是园区安全防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批准,在全国各地的化工园区中,先后出现了多批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管控好园区企业的智慧化试点示范园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也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化工园区开展智慧化建设,并将园区信息化智慧化安全建设工作纳入到年度考核与考评中。

1.3.2 运营服务是未来化工园区安全防控管理模式持续运转的驱动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安全生产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视,政府的各项职能架构和组织架构也不断地精简和调整,使得社会专业力量参与园区的管理成为了必然。专业力量通过提供安全专业技术、安全评估认证、安全宣传培训等服务,并根据园区运转状态及时形成服务报告和建议[12]。通过持续的运营服务将园区风险有序归位到产业链的科学位置,形成良性循环,是园区安全防控持续长效运转的驱动力。

1.3.3 未来新技术将不断应用于化工园区安全防控管理中

随着新技术的商用机普及,未来化工园区安全防控管理中,将不断地融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超高速低延时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借助云计算强大的分布式计算能力,可快速从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中提取出园区隐患,并对各种隐患、事故信息进行训练学习[13],提高预警的准确率,最后,利用可有效解决网络负载和带宽需求的超高速低延时通信技术,化工园区日常调度和监管人员可坐在指挥中心及时掌握园区状态并处理大部分园区事务。

2 安全防控体系建设

化工园区安全防控管理模式建设的关键是智能平台,运营服务是保障,及时高效的园区运行状态在不同层级管理部门间流动是主要诉求,保障化工园区的安全是最终目标。形成如下图1 所示智能平台、运营服务以及评价指标闭环化的化工园区安全防控体系。

图1 化工园区安全防控管理模式

2.1 智能平台

化工园区应建立或完善如图2 所示安全监管智能平台,借助技术手段进行园区日常管理、风险分析[14]以及风险的预警预知[15],为管理部门提供危险区域关键信息,使其具备重大事故风险预警[16]、风险态势动态研判、事故应急和综合分析的能力,降低园区监管难度,提高安全监管效率。

2.1.1 日常管理

通过安全监管、监督反馈、在线巡查和定期评估识别园区内企业日常生产存在的风险。其中安全监管是对企业的备案、许可、作业人员、特殊作业等活动进行数据采集,规范企业生产活动。监管反馈是平台推送安全监管异常风险信息,督促企业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形成闭环。在线巡查是实现数据接入自动巡查,自动判断设备连接状态及数据稳定性。定期评估是对于园区的安全运行状态,平台总结各类异常数据,定期生成园区安全状态报告。

2.1.2 风险分析

通过风险态势动态[17]研判、多米诺防止[18],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发现可能导致事故的不安全状态及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风险态势动态研判是基于重大危险源固有危险性、在线动态监测监控数据情况及气象、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构建重大危险源、企业、区域的动态风险云图。多米诺防止是对于危险区域异常事件,及时监控异常点周边运行设备的状态,通过系统分析,提高周边相关联设备的预警阈值,防止连环重大事故发生。

2.1.3 风险预警

通过动态预警、事故应急,对风险进行研判和预警。动态预警是通过建立风险动态预警模型[19],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深度学习完善模型,实现园区重大危险源的动态风险预警。事故应急是基于空间位置,根据事故自动适配周边应急资源和处置方案,并提高关键区域的监测级别,提高管理部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2 运营服务

化工园区运营服务是园区安全防控管理模式持续运行的关键环节。完成平台建设后,应对平台进行日常监控和维护,同时还需提供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20-21]和基于园区运行过程中产生数据的增值服务,切实提高园区运营能力。

2.2.1 平台运维服务

在平台使用期间,解决平台运行故障、优化相关业务技术参数、培训平台操作,通过平台常规化的运维,切实发挥平台的作用,让智能平台落实到园区具体安全防护的应用场景中,发挥平台的作用。

图2 智能平台

2.2.2 第三方服务

为园区企业提供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检查等服务,让企业按照法律及政策要求,开展日常生产活动;为管理部门制定安全规划、开展安全评估认证、分析事故原因等服务,让管理部门以服务的方式与园区企业协作。

2.2.3 数据增值服务

借助园区安全评价指标,对园区日常运行状态的各类资料及数据进行挖掘分析,重点对人员的行为、人员的认知、园区的环境、物体的状态进行分析,通过智能平台中的数据分析手段,让园区状态数据产生价值,有效的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预警、告警。

2.3 评价指标

园区良好、稳定的运转,需要评价指标作为园区安全防控管理的标尺,使得园区安全管理在智能平台、运营服务中良性循环。评价指标应包含园区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危险工艺、特殊作业、网格区域风险级别、风险排查治理、应急救援、隐患排查、教育培训等场景下的技术参数或要求,评价指标应能根据园区运行过程状态进行合理的修改,以提高评价指标的参考意义。

3 结语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化工园区监管部门管理现状及问题、安全管理政策的基础上,指出园区智能平台、运营服务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是智能时代构建化工园区安全防控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然发展。

本文提出的化工园区安全防控管理模式及其设计内容,对于指导今后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具有实践参考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化工园区防控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园区的开放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