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与方法研究

2020-05-21李倩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学习习惯方法

李倩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更好的提高成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农村的人选择到城市打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也随着父母来到城市。对于这部分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成为教育界所研究的重点。重点关注的是他们的生存环境和学习情况,关注他们性格的培养和品质的培育等等。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这些孩子未来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培养途径;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1-0183-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人口为了求得更好的发展,所以选择到城市打拼。这种现象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实际上,大部分进城务工的青壮年农民工都会选择把自己的子女带入务工的城市。我们滨江学校面对这种新情况,自己选择并承担研究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与方法研究》这一课题。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的学习习惯进行客观详细的调查分析,表明这些孩子学习时间不固定,由于这些务工人员本身的工作比较繁忙,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看管孩子,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玩,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校期间,这些孩子很难集中精力听讲,与同学在课堂上交头接耳,作业完成质量不高,与教师缺乏交流。情绪波动大,因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影响学习基础没打好,自暴自弃,失去信心,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将深入研究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都能“先成人,后成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这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指的就是从农村进入城镇的劳动力,为生活而四处奔波的农民,被人们称为“进城务工人员”,而这些人的子女就被称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而言十分重要。而学习习惯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比較稳定的学习方式和心理品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促进社会正常流动、提升教育公平公正

对于广大进城务工人员来说,他们的身份是比较特殊的。他们虽然人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孩子也带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户籍还是在农村。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价值,让我们的城市发展的更快也更好。如果他们的子女得不到更好的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子女都是城市当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我们要帮助他们逆转这种局面,就要从教育方面入手。让他们的子女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参与到城市生活当中,进一步缩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以此来保证和谐的稳定与发展。

2.突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瓶颈的需要

我国的义务教育获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其表现出的问题也值得我们的重视。一是农村受到了计划生育的影响,所以本身出生人口变少,农村学校招生面临困境。为了保证生源,所以针对农村学校进行撤并整合,这样就出现大量的寄宿生;二是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许多家长将子女带入务工地就读;三是农村家长观念的转变,关注教育,重视教育,尤其重视子女的教育,想尽一切办法,将孩子转入城区读书;四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相对较低,流失严重,学习环境较差且质量也低下。这已经成为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基础教育,也成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突破口。

3.有利于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进城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人数也在急剧增加。目前我校共有学生2890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880人,占学生总数的65%。在武都区城区各学校,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这些孩子的到来对于城市的学校而言是一个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些学生普遍表现出基础差,有不良学习习惯,家庭教育缺失,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关注等等。笔者认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与城市普通学生有一定的区别,所以要研究其不同之处,因材施教。

4.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

进行本课题研究,有利于一线教师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应该是平等的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挖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上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独立性强等优点,能够教育或影响城区学生的成长,引导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改掉不良学习习惯,促使他们更好的健康成长,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

历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振兴的关键在于科技,科技进步的根本在于人才,人才培养的途径是教育,富国必须强民,强民必须依赖于教育,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事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只有振兴教育,才能发展经济,才能富国强民,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学习习惯方法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