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PPP模式下投资建设项目合同风险与防控措施

2020-05-20晏如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7期
关键词:防控措施PPP模式

晏如

摘要:本文将以PPP模式下投资建设项目为主要内容,分析各项影响PPP模式下投资建设项目合同正常运行的风险种类,并同时结合现代经济风险控制手段,相应的提出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障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推进PPP模式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PPP模式;投资建设项目;合同风险;防控措施

前言

由于公共建设项目资金长期被政府垄断和地区金融债务的影响,使得其市场始终无法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PPP管理模式开始出现,丰富了建设项目中资金来源途径,也强化了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与信息交流,但也增加了建设项目带来的各类风险种类和程度,轻则导致经济效益损失,重则影响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则政府与企业之间开始采用合同控制来降低各项风险带来的项目问题和经济损失,有效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推进了PPP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拓展公共建设项目涉及的市场范围。

1.PPP模式下投资建设项目合同风险

1.1投资项目审批风险

为了规范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不论是哪一种建设工程项目,从建设工程项目发起开始,政府部门或社会资本方便需要针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规性和可行性编制立项、可行性论证等材料,并由政府牵头对項目进行评估论证。再加上,PPP项目涉及到的主体较多,时间较长,评估不仅需要大量的信息和高质量的数据,更需要专业的法律、金融、财务、技术、造价等方面的专家参与评审。财政部出台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财金【2014】113号)和《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运行的通知》(财金【2015】166号)对PPP项目的识别、筛选及评估做出了详细的要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开展PPP项目库规范核查促进PPP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18】708号)文件的要求,全国各地也开始了对PPP项目库进行大规模规范核查,多个项目因不符合要求面临被清退的风险。这一举动,也意味着我国的PPP已从高速发展逐步转型为高质量发展。

1.2决策失误风险

造成PPP模式下投资建设项目合同中决策失误风险的原因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相关政策决策问题。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PPP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是必然的,但是相应的法律规定迟迟没有出台,各地的实施也不够规范,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由于风险、利益分配不合理造成的纠纷十分常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决策失误风险,进而错误引导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是企业发展方向决策问题,缺少专业分析团队,无法及时掌控现代经济发展下PPP模式的发展方向,且自身更加注重经济效益收入发展,则便盲目跟从市场选择,进而造成企业决策内容和发展规划出现偏差,经济效益不升反降。

1.3收益分配与社会信用风险

相较于国外PPP模式发展,我国PPP模式起步较晚,自然相关管理的制度内容和运行体系也不完善,在面对现代经济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时,自身因为发展不成熟造成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便也在项目投资过程中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收益分配,管理制度内容模糊,造成企业与政府之间权责内容界限模糊,相应的奖惩罚机制缺少,一旦出现收益成倍增长或者严重亏损时,便会呈现出来收益分配的风险问题,且多施工企业为行业龙头企业或者国企企业,一旦建设项目出现问题,不仅仅其自身经济效益受到损失,而且企业自身的专业影响力下降,进而增加了相应的社会信用风险。

1.4质量控制风险

PPP模式下投资建设项目中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是建设项目所带来的回馈效益,包括着建设工程增值等,当然这些都是在建设工程质量满足基础项目施工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然而在实际建设施工中影响建设质量的因素众多,一则是合作方的质量检测标准,建设施工最后结果是否满足合作方的需求和要求,结构功能效果是否贴近合作方的初步设定,以及施工建设成本是否在合作方可承受范围内;另一则是政府规定的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各个工程结构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安全措施防范是否到位等,这些都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则在合同内容中也有正对性的防范内容,减少两方的经济损失,维护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

2.PPP模式下投资建设项目合同风险的防控措施

2.1增强企业自身能力

面对当前PPP模式下投资建设项目合同中的各项风险,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主动提升企业自身能力水平,从于相关工作人员方面来说,积极提升专业能力水平和技能操作规范,强化对于PPP模式内容熟悉度和制度操作度,保障每一项项目审批材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有效降低审批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加快PPP模式在企业管理中融合和应用,并推进企业内部在成本、质量和信息等多个方面管控制度的落实,提升企业的综合能力水平。从企业产业结构来说,全面分析PPP模式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市场需求,以其作为发展规划基础,不断对企业内部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用长远眼光去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链,来代替原有过分单一化的运行模式,有效提升企业自身能力水平,从容面对各种风险带来的难题,保障项目合同的顺利执行和实施。

2.2做好市场调查内容

盲目的进行政策制度和发展目标的制定,只会造成经济市场混乱,以及企业大量资金的损失,即便后期有再好的政策制度内容,已经造成的经济市场问题也不会轻易弥补。因此,在进行PPP模式下投资建设项目合同的防控措施中,应当提前做好的相关社会市场调查,政府与企业相互独立进行调查,政府部门应当从经济市场和建设项目市场总体上进行调查,明确市场标准和企业需求,然后在结合未来国家政策发展与经济掌控目标,对相关政策内容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保障政策决策内容的合理性;其次,企业应当科学规划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不要盲目跟从经济市场发展,或者盲目信任短期内政府所出台的政策内容,组建专业分析团队,基于企业管理制度、生产结构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出正确的、明确的发展决策,从而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行,确保合同的顺利执行,进而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顺利完成。

2.3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经济市场的结构组成和发展趋势时刻都在变化,对PPP模式一类刚刚起步发展项目运行模式来说,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和程度只会越来越多。与其面临一个解决一个,不如化被动为主动,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就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内容,以其当前经济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各个方面风险种类的预估和计算,将造成其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明细,以便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够以此作为风险预防实施基础,有选择性的利用完善合同内容,或者加强政府参资分量,减少风险种类与风险程度、将各项风险分担出去,以保障企业能够进一步发展。另外,企业还应当针对风险评估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审批流程和资金交易渠道等,同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提前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和管理方案,强化各项预防措施的实际落实以及合同内容中相关制度的实施,从而最大程度减少风险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影响。

2.4引入第三方咨询与监控机构

除了以上三种PPP模式下投资建设项目防控措施以外,还有就是引入第三方咨询与监控机构。所谓的第三方咨询和监控机构,主要就是针对建设工程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管控,一方面第三方咨询,主要是针对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中工程造价与资金分配,除了全程跟进工程资金使用流程外,还要对资金审计模式进行优化,用定期进行资金核算与上报检查代替工程结束后核算方式,既能确保政府相关部门能掌控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和造价情况,又能够保障政府资金及时供应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监控机构任务重大,其不仅仅要监控工程资金分配使用情况,还要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控,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将所监控内容定期在平台上,实现资金数据信息透明化、公开化管理,避免偷工减料、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控制风险。

3.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PPP模式发展仍旧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在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上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和升值空间,则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着多元化、多样化的风险挑战,进而阻挡其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各个施工企业要明确PPP模式所到来的经济结构创新与效益收入增强的重要性,积极途径各项制度内容的落实,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和综合实力,引入现代化信息设备和监督体系,最大程度的完善投资建设项目合同,使项目有序、稳定运行,推动工程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基礎设施。

参考文献:

[1]吴珺.基于PPP模式下投资建设项目合同风险与防控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7(05):335.

[2]孙俊.浅谈PPP模式下投资建设项目合同风险与防控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9):131-132.

猜你喜欢

防控措施PPP模式
连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探讨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与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PPP模式下养老地产融资风险分担博弈分析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