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

2020-05-19丁仕仟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5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

丁仕仟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在培养各方面人才的领域越来越完善。人才培养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行业发展需求对人才进行多层次培训。在高职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每年逐渐增多,但是社会上并不存在较多旅游管理岗位,导致许多毕业生就业困难。随着学生不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力,导致许多企业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满意,在招聘过程中更愿意吸收应用型的专业人才,进而影响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及职业发展。为改变现状,提升学生就业率,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培养创新性人才。在目前,很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重视培养创新性人才,但是在适用初期还存在较多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提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率。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措施

引言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企业参与的主动性不强,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训时间安排不合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学生的就业意向与企业需求不相符合。为应对这些不足,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采用“4DS”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主体”育人,重塑学生和学徒的“双身份”,开发以职業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双本位”课程,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的“双选择”。该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证书”通过率和就业率,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适应性,并改善教学环境,推动学校科研发展。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2014年我国教育部正式提出了以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为主旨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所谓现代学徒制通俗来说就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学校的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共同教学,以及为学生创造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平台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学校方在对人才技能培养中的主导性,企业方在人才技能培养中的深度参与性,要求在适合的校企合作关系中,制定出可行的企业课程标准,以达到企业、行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效果。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

2.1提高教学水平,完善师资队伍

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直接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也要有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与娴熟的操作能力。为了满足智慧旅游时代对人才的培育要求,需要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形成合力,从多种渠道上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智慧旅游专业化培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策略的实施,引入优秀的智慧旅游管理人才,全面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其岗位技能;另一方面,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智慧旅游保持对接,将教学看作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活动,在课堂教学上,要坚持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将智慧旅游的营销与管理模式、旅游旅游项目开发、智慧旅游APP等内容引入教学课堂中,提高课堂吸引力。在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课堂、教师、教材的限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分组学习的模式,营造出浓郁的智慧旅游职业教育氛围,并聘请智慧旅游专家来校为学生开展讲座,提高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2.2提供多元化就业岗位,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的“双选择”

“双选择”主要是指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的“双向选择”。“4DS”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打造“双选择”通道,这样既能较好地解决学生就业难题,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同时还能破解旅游公司人才招聘困局,让旅游公司招聘到优秀人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有前台部门和后台岗位,其中前台部门包括导游、旅游英语翻译等,后台岗位包括旅游公司客服、人力资源管理等。“双选择”还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例如,优秀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可成为旅游公司基层管理人员,甚至有到国内外知名旅游公司进修、访问、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有利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和个人职业发展。为确保“4DS”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落实,学校需要与企业密切合作,构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认真组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岗位实习,让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增强岗位适应性;完善管理制度,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满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需要;选拔优秀指导老师,负责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重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过程的考核与技能鉴定,以确保人才培养效果。

2.3课程设置合理性

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课程教学设计重复内容较多,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设其他新课程,实现课程设置综合性。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很多教材内容极其相似,可将两本书内容合并成一个课程,减少教学课时量,并且有很多课程与教学内容无关,可以直接去掉。并将删除的课程改为实训课程,在校内建立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训期间,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利于学生今后就业。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的课程应与本专业有直接联系,并有利于学生后期发展。在课程设置上以扩展学生知识面为基础,并有效避免学科之间内容交叉现象,进而培养专业性更强的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行业涉及内容较广,只有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性人才,才利于旅游行业发展。但是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院校负责人应注重人才培养,制定切实有效的培养目标,组织协调院校各部门落实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郑耀星,叶颖.智慧旅游:未来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基于4G技术支撑下的景区转型升级[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05).

[2]左仲明,余菲菲,胡文海.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度假旅游,2019(04).

[3]杨前.“智慧旅游”趋势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09).

[4]何叶.浅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4).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
高中化学教学构成中如何有效培养化学思想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浅析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中政治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措施探索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分析
论中学生排球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