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形势下银行理财产品营销新格局及启示

2020-05-19陈亚伟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5期
关键词:营销理财产品银行

陈亚伟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因素持续累积,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多国央行加息频率提高、“特朗普繁荣”不复从前、世界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等。从内部环境来看,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压力变大、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2019年股票市场延续2018年低迷状态等。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剧烈影响着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银行理财产品在这样严峻的内外形势下风险不断攀升。进入2019年,不管是从数量还是从规模来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都处于历史高位。如何在经济新形势下探讨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的新格局是监管方、银行、投资者都密切关注的议题,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探讨并给与启示。

关键词:营销;理财产品;银行

银行理财产品由于利率相对于普通活期和定期理财产品相对较高,所以一直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19大以来强调去杠杆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出现一定下滑,金融危机以后,国家的总体杠杆率显著攀升,这主要是由于金融自由浪潮的影响和相关监管的缺失,这种变化在局部领域金融部门尤其是银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多种提高杠杆率的方式不断涌现,如影子银行和委托贷款等。风险随着杠杆率的提高不断累积,并且在强周期行业内爆发,投资者信心也随着新形势下银行理财产品违约的集中爆发受到剧烈冲击。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也强调了守住不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大前提。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接下来一年的经济总体规划提供了指导,在今后的几年里,防范金融风险注定十分重要。并且提出了结构化降杠杆的思路。未来三年,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思路一定会对我国经济未来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

去杠杆政策的坚定推行,将不可避免的触及到我国的金融领域,具体表现在货币增速和社会融资上。而这些金融要素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银行的成本。截至2019年底,广义货币增速M2降至7.9%。与之相对比.,狭义货币M1增速降至1.5%。社会融资规模在最近的2019年也有明显的下滑,增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已降至9.23%。与此同时,银行表外业务的规模也在逐年下滑,比如银行同业存单和委托贷款业务在最近几年的缩减。但是,市场利率却在不断攀升,我国市场上的贷款平均加权利率在2019年达到了6.34%,融资成本不断上升,社会融资成本已经突破7%,相当多加杠杆的融资方式已经行不通。融资渠道的不断变窄和融资成本的不断增加对于遭遇财务困境和即将发生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影响巨大,而原来这种借旧还新的模式也已经行不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也会不断累积和暴露。

一般来说,银行里面最常见的理财产品,主要可以规划为四大类别。第一类就是投资于债券资产的理财产品!比如说国债、地方债以及私募债等等。这些债券都是属于债权资产类别的理财产品。一般来说,这类理财的风险比较低,十分适合保守型的投资者。就比方说国债,风险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收益率还比较高,大家完全可以放心购买。不过,可惜的是国债每一期的发行数量都十分有限,如果不提前做准备,可能根本买不到。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这类型的理财风险等级比较低,但也不代表完全没有风险。就好比私募债以及公司债,在这一类别中,就算是风险比较高的。所以,如果你不希望承担风险,那么对于这部分理财的投资比例,就不能太高!其次就是资金拆借的理财产品。意思就是指银行或者其他的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需要互相调剂资金的信用活动。一般来说,这类业务只在各个金融机构之间开展,所以相对来说也算是比较安全的一种理财。第三种就是信贷资产类的理财产品。这类理财的风险相对来说,就会比较高一些。这类型的理财,银行只能算是一个中介。投资者将钱放入银行后,银行再将钱借给企业,而风险银行并不承担,需要投资人自己承担。后期如果收益了,企业就会归还投资人的本金,并且支付一定的利息,也就相当于是我们所谓的收益。那么,理所当然的,如果企业出现了问题,那么投资人的资金也会跟着出现问题。

消费者在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中,如果未能对产品运营能力方面进行精确评估,就可能致使负债率不断升高、流动性缺乏,银行股权大量质押,增加了风险,当入不敷出使得资金链断裂时,爆仓发生。针对银行的问题,投资者应对宏观经济环境、自身经营情况及金融政策等进行了解来准确的判断企业利润空间及融资能力。投资者在选择扩大自身仓位时应该避免盲目扩张造成的资金短缺而使得资金减少,同时也要考虑理财产品特征及项目周期,不断调整自身战略,必要时可以重新评估。对企业所经营的项目做战略调整,同时也要对较大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市场需求才是项目基础,必须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对市场进行调研,来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避免市场行情不佳对企业带来的风险。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事前的防范,监管者和社会各部门都需要协作建立和健全相关机制,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建立债券事前预警机制,银行应该建立风险识别模型。这样可以使得风险的处理更加精细化。另外一方面,银行在开展重大项目时,要及时进行评估,对项目的投入产出和相关风险要进行动态监测,防止项目意外而影響整个项目流动性的情况发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要加强财务部门与监理部门还有生产部门的联系,增加项目的透明度。此外,设立偿债基金,当爆仓使得银行面对债务危机时可以划拨基金来为银行度过难关。

第二是健全事中事后处置机制。理财产品爆仓后,通常采取担保的方式处理,但是担保机制的不健全常常使得处置结果不恰当,为此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协商和担保机制,充分协商使违约得到妥善解决。其次,要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是作为一种信用增信的工具,是指债券发行人通过支付保费后在违约发生时保险银行偿付未支付款项的一种制度。这种工具运用恰当的话可以减少发行人的成本,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进而恢复市场信心。最后,要发挥担保代偿的作用,担保机制作为重要的增信方式,在爆仓发生时可以保障投资者利益。

应该让信息披露制度更加完善。银行理财产品相关信息不能够准确并及时的公之于众导致的信息残缺会使投资者遭受投资损失的风险大大提高。监管部门应该让银行的公示制度更加完善,严格建设银行信息披露体系,同时更应该重视银行与关联方的关系,将关系密切的的更加严格的公之于众。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应该做到加强对债券公示制度的严格监督,使负责人明确各自的责任,进而使银行公示的相关信息能够做到持续、及时、准确、完整,对披露信息不够透明的银行处罚力度都会加大。

我国广大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这不仅仅需要监管层面完善与投资权益保护的相关机制,更需要投资者提高投资风险意识,避免自身权益受损。首先,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应当增强。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使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成为了普遍存在的假象,以至于投资者没有正确认识到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存在的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前要对银行做一些调查,主要应该调查银行的财务状况,并对投资银行的重大项目调查进行系统的分析,充分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而且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后一定要经常关注银行与之相关的信息,及时掌握银行的经营情况。其次,投资时要重点关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人的融资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政策的推进使得我国很多高杠杆融资企业面临融资压力更大。这些企业在巨大流动性压力下可能会采取借新债还旧债的融资方式。广大投资者在选择时,要关注融资结构。特别是理财产品利率较高时,通常表明发行人面临的财务压力较大,这时投资需谨慎。最后,当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积极利用投资者保护机制维权。并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同时仔细阅读相关条款,熟悉相关法律,运用法律武器解决纠纷。

猜你喜欢

营销理财产品银行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发现海昏侯》出版背后的故事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